-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调控制
机炉控制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控制对象,而汽轮机是一个相对一个惯性小、反应快的控制对象。适当增强锅炉指令动态前馈,合理利用锅炉的蓄热,协调机炉进行控制,从而在满足电网负荷要求的同时,也保持机组主要参数的稳定。
直流锅炉-汽机是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燃料量、给水量、汽机调门开度的任一变化均会影响机组负荷、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的变化,而且燃料、汽机调门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给水流量的变化,其中的影向媒介就是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的变化,因此对于直流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来说,主汽温度、主汽压力控制非常重要。
给水—温度 调门—功率 燃烧—压力
为提高机组对负荷的响应速度,协调控制系统采用以锅炉跟踪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前馈控制技术,使锅炉输入能被控制得很接近于抵消扰动所需要的量,而不完全依赖于反馈控制的缓慢调节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或过度积分。协调系统中的前馈可使燃料的输入超调于锅炉,补偿负荷变化过程中的锅炉蓄能的变化,同时也使调节回路提前动作,减少主被调量的波动,过程快速且稳定。
从功率、压力、温度平衡的观点看,以并行前馈为主,给锅炉各子系统一个随负荷变化的合理的稳态工作点,再施以合理的PID单级或串级的反馈调节,发挥自动平衡、纠偏的作用。合理地调整并行前馈量,锅炉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点可以逼近理想工作点,使燃料、风、水、汽的能量关系处于平衡点邻域,此时锅炉子系统的反馈调节器进入了小偏差调节状态,再调整各控制回路的参数,达到加快机组的动态响应过程。
锅炉同时调节压力和负荷,汽机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调节负荷。当机组负荷指令变化时,利用锅炉微小的蓄热能力,汽机牺牲一部分主汽压力首先适应电网要求改变负荷,当主汽压力高于或低于某一压力偏差时,汽机由调节负荷自动转到调节机前压力,当机前压力调节到压力偏差范围以内时,汽机又自动转到调节负荷模式。所以当机前压力变化较大时,协调控制系统能够迅速稳定机前压力,保证了机组内部稳定运行。锅炉侧前馈信号的引入目的是促使燃烧量随负荷指令变化及早动作,补偿锅炉的惰性。
锅炉主控优化被调量,使锅炉主控主调主汽压力,并且兼顾功率调节,前馈回路优化使锅炉响应更快,并且在稳态时与给水解耦,因给水波动引起中间点温度变化,改变给水流量同时,为了保证主汽压力不变,通过解耦回路改变燃料量。
汽机主控回路是快速回路,被调量交叉控制,在主汽压力允许的范围内调节发电机功率。
给水泵RB逻辑
电泵运行,A或B汽泵未运行延时5秒,负荷480MW,RB动作。
电泵未运行,A或B汽泵未运行延时5秒,负荷340MW,RB动作。
电泵连锁未投入,A或B汽泵未运行,电泵未运行,负荷340MW,RB动作。
给水自动调节
直流锅炉是多变量控制系统,直流锅炉的控制任务与汽包锅炉有很大差别,特别是直流锅炉微过热段汽温的控制方案有其独特之处。当给水流量与燃料流量比例失调时,会引起汽温剧烈变化,此时要求减温水足够大,但是大量地使用减温水,不仅影响机组效率,而且由于直流炉中蒸汽量等于给水量和减温水量之和,当喷水量增加后,给水量会相应减少,反而会扩大燃料量与给水量失调程度,因此一定要用保持给水量和燃料量比例来作为保持汽温的主要粗调手段,而用喷水减温作为控制微过热段的细调手段。从上述分析可知,对于直流锅炉不能象汽包炉那样,将燃料、给水、汽温简单地分为3个控制系统,而是将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控制与一次汽温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直流锅炉控制最突出的特点。
给水调节系统主要采用△T控制器、焓值/H控制器、省煤器流量主控、给水主控、给水旁路调节控制、A汽泵控制、B汽泵控制、电泵控制。
△T控制器:采用低温过热器出口温度偏差形成一个PID调节器,(由于煤水比出现了偏差使低过出口的实际温度和设计温度出现了偏差,通过△T控制器修正分离器出口的焓值来改变实际给水量调节给水控制)。 CO: KJ/Kg ( -500 -500)。
H控制器: 通过△T控制器的焓值修正,分离器出口的设计焓值+△T控制器的焓值修正和分离器出口实际焓值的偏差形成一个焓值调节器。 CO: KJ/Kg ( -500 -500)
通过热力计算书,由给煤量计算出:
水冷壁设计吸收的热量KJ/S - 设计金属吸热KJ/S=水冷壁给水设计吸收的热量Kg/S。
分离器出口的实际焓值(设计焓值)-省煤器出口的实际焓值=机组的水冷壁的实际焓值增加。
水冷壁设计吸收的热量KJ/S /(实际焓值增加+H控制器的输出)KJ/Kg + 减温水流量
= 实际需要的给水流量K g/S
计算出的实际需要的给水流量为省煤器流量主控的设定值,省煤器流量主控投入自动后实际的给水流量指令就有计算出的需要的给水流量控制。CO: t/h ( 0 -2000)
由于省煤器入口到分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