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发展的总体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逐渐从直观的、感性的水平向词语的、理性的水平发展。 四年级以后,小学生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大;注意水平有限。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各门学科都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制定适当的目标。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加快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言之,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 ,通过联系簿、周记、作业本、期末鉴定、书信等载体给学生写评语,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 第三节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persona=面具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千差万别。 又称个性,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德】埃里克森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1994 发展危机 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从而导致个体在社会适应上的困难,这种心理困难即发展危机 个性发展的过程即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8个阶段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早期(2-3) 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成年中期(25-65)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早期(18-25) 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晚期(65-)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青年期(12-18)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学龄期(6-11) 勤奋感对自卑感 学前期(4-5) 主动感对内疚感 少年成名之痛(许燕,2009) 麦考利·克金(Macaulay Culkin) 詹妮弗·卡普里亚蒂(Jennifer Capriati) 茱儿·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 麦考利·克金(Macaulay Culkin) 4岁涉足演艺圈 10岁“小鬼当家” 15岁抽烟酗酒吸毒 17岁结婚 19岁离婚 24岁持有毒品 如果秀兰·邓波儿的故事是一个让人艳羡的故事,那么麦考利·克金则让父母们开始重新考虑,让自己的孩子当童星是否真的是那么幸福的事。 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等产生知觉并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录像) 生理自我 (1岁末-3岁) 社会自我 (3-13岁) 心理自我 (青春期以后)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更多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渴望得到权威人物(教师与家长)的肯定评价 二、社会性发展 (二)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与父母交往的时间明显减少,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走向独立。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更善于协调与其它学生的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对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对不喜欢的教师往往做出消极的反应。 二、社会性发展 (三)品德的发展 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的关系。(皮亚杰对偶故事) 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录像) 低年级:对权威的服从,“打小报告” 小学阶段:品德发展最协调 二、社会性发展 (四)情绪的发展 情绪体验丰富,社会性情感比重增加。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逐步形成 情绪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补充:分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低年级儿童: 具体形象思维; 游戏活动; 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