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痈主题讲座专业医学知识宣讲;;;;;;疖 无头疖病小而位浅,范围小于3 cm,2~3 d化脓,溃脓后3~4 d即能愈合,无明显全身症状。
脂瘤染毒 患处素有结块,与表皮粘连,其中心表面皮肤常可发现粗大黑色毛孔,挤之有脂浆样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红肿较限局,化脓约10 d,脓出夹有粉渣样物,并有白色包囊,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有头疽 初起即有多个粟米状脓头,红肿范围多超过9~12 cm以上,溃后状如蜂窝,全身症状明显,病程较长。;治疗;(1)疮口周围皮肤应经常保持清洁.以免并发湿疹。
(2)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并多饮开水。
(3)患在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患在下肢者,宜抬高患肢,并减少行走。;初起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金黄散、玉露散冷开水或醋、蜜等调成糊状外敷;或太乙膏,掺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外贴。
成脓切开排脓。
溃后先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若脓出不畅,宜用垫棉法或手术扩创引流;脓腐已尽,用生肌散掺疮上。外敷生肌白玉膏或红油膏。;;痰毒包括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颈部、腋部、胭窝部、腹股沟浅部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颈痈的临床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见,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肿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图)
腋痈的临床特点是腋下暴肿、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发热恶寒,上肢活动不利。(图)
委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初起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屈伸不利,肿块渐成,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图)
胯腹痈的临床特点是局部结块肿痛,继则灼热色红,与髂窝流注相比其病程较短、全身症状较轻。(图) ;;;;治疗;(1)积极及时治疗原发病。
(2)注意季节及气候变化,适寒温。
(3)饮食宜清淡、松软;忌食黏滞难消化或煎炸之品等,保持大便通畅。
(4)保持心情舒畅。
(5)其余参照“一般痈”。;;;;;治疗;(1)参照“一般痈”。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勿用手搔抓脐窝。
(3)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本 节 完;证候:局部突然肿胀,光软无头,迅速结块,表皮焮红,少数病例皮色不变,到酿脓时才转为红???,灼热疼痛,逐渐高肿发硬;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伴恶寒发热,头痛,泛恶,口渴;苔黄腻,脉象弦滑,洪数等症状。
治法:疏风清热,行瘀活血。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发于上部,宜散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发于中部,宜清肝解郁.用柴胡清肝汤;发于下部,宜清热利湿,用五神汤或萆薢化毒汤。;证候:红肿明显,肿势高突,疼痛剧烈,痛如鸡啄,溃后脓出肿消痛减: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和营清热,透脓托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透脓散加减。;证候: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新肌色淡红而不鲜或暗红,愈台缓慢。伴面色晄白,神疲乏力,纳差食少;舌质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托里生肌。
方药:八珍汤加减。
;初起 在颈、腋、胯腹间、腘窝等处,有核状肿块,皮色不变,肿胀,疼痛,表面光滑,伴轻重不同的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溲赤;逐渐漫肿坚实,肿核增大,疼痛加剧,皮肤灼热、红肿,活动度不大。全身症状加重。
成脓 经7~10d,结块处皮色渐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痛如鸡啄,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发于颈颌部,张口咀嚼困难;发于腋部,上肢举抬受阻;发于腘窝部、胯腹部,步履受限。伴发热怕冷,或高热寒战。头痛,关节疼痛。
溃后 一般脓出黄稠,肿退痛减,10~14d可以愈合。若溃后脓流不尽,肿势不退,多因切口太小,或因任其自溃,疮口不大,或因疮口位置偏高,引起袋脓,以致引流不畅。影响愈合,此时需及时扩创。;证候:多见于颈痈。颈旁结块,初起色白濡肿,其形如卵,灼热,疼痛,逐渐漫肿坚实,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咽痛,口干,溲赤便秘;苔薄腻,脉滑数等。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热甚,加黄芩、生山栀、生石膏;便秘加瓜萎仁、枳实;肿块坚硬加丹参、赤芍、皂角刺,去荆芥、薄荷、牛蒡子。
;证候:多见于腋痈。腋部暴肿热痛。伴发热,头痛,胸胁牵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证候:多见于胯腹痈、委中毒。胯腹部结块肿痛,或腘窝部木硬肿痛,行走不便;伴恶寒发热,口干,纳呆;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湿热重加生薏苡仁、黄柏;溃后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 桑枝。;证候:局部皮肤红肿发亮,灼热疼痛,肿块高突变软,有应指感;伴发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托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合透腋散加减。;证侯:溃后脓出稀薄,疮面新肉不生。色淡红而不鲜或暗红,愈合缓慢;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少舌质淡胖,苔少,脉细。
治法:益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