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疾病影像诊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CT平扫 口服对比剂后动脉期 小肠间质瘤并周围侵犯 静脉期 延迟期 口服甘露醇小肠CT成像 VR及矢状位投影显示肿瘤血管 CT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 小肠间质瘤 冠状位小肠全景 MIP显示肿瘤的供血血管 口服甘露醇小肠CT成像 病理结果:小肠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SMA(+),CD34(-),S-100(-) CT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 P0019810 M/59Y口服甘露醇小肠CT成像 质瘤(肠粘膜面溃疡) 胃肠道间质瘤 小肠间质瘤是原发于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同胃间质瘤一样,都属于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概念最早在1983年提出,以区分一组既不是平滑肌来源也不是神经源性的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研究表明CD117和CD34为其重要标志物,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极少表达。 螺旋CT是胃肠道间质瘤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高,可以三维重建及CTA检查,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尤其对向胃肠道外生长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的GISTs更有意义。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切片检查。 十二指肠腺瘤并出血( 本例需增强扫描鉴别肿瘤卒中和单纯血肿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 增强扫描示十二指肠水平段下方类椭圆形高密度影,周边密度低,中心呈融冰样稍高密度;胆总管及胰管扩张 平扫示十二指肠降段至水平段高密度影,中心有条片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示十二指肠降段至水平段病灶无强化 单纯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罕见,多数继发于外伤(儿童多见),也可见于出血性疾病患者;常因腹痛就诊,表现为无放射性的脐周疼痛,中上腹压痛、反跳痛。 CT平扫可见与十二指肠走行一致或相邻的高/等密度影,多位于Treitz韧带附近,边界清晰,急性期呈均匀高密度,随后密度不均匀,呈周边低密度和中心融冰样高密度(与血肿衍化过程吻合),需与肿瘤卒中鉴别,增强扫描无强化是血肿的特点之一。 出血时间较长者血肿呈液性低密度,此时则需与肠壁、系膜的囊性病变鉴别。 间接征象为近端的小肠及胃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扩张。 壶腹部肿瘤并不全梗阻 薛爱景---小肠套叠并梗阻 动脉期 静脉期 小肠套叠并梗阻 小肠内疝 小肠于十二指肠升段隐窝裂孔5cm疝入150cm,术中小肠呈暗红色 M、30岁 男、31岁 腹痛5天,加重12h 小肠内疝 小肠内疝 术中所见:内疝嵌顿,疝囊大小为20x15x15cm,小肠系膜根部疝囊颈直径约3.0cm缺口。 疝入约300cm远端小肠,颜色灰暗,系膜水肿 小肠内疝CT征象 中华放射学 2007年6月第41卷第6期 纪建松 章士正“螺旋CT对小肠内疝的诊断价值” 概述:指小肠通过腹腔内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脏层腹膜的孔道、囊袋,包括手术后所造成的肠系膜孔、间隙和粘连造成的间隙。分先天性、后天性。50%为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经常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慢性肠梗阻;肠梗阻、肠绞窄、坏死性腹膜炎 小肠内疝CT征象 1.小肠移位、聚集 2.肠系膜血管异常征 聚集、牵拉、扭转与充 3.肠系膜脂肪延伸入病灶内 4.MIP 可见疝口 与一般肠扭转鉴别 5.其他肠段移位 6.并发肠扭转,见“漩涡征” 7. 肠梗阻:肠管梗阻扩张积液 8.肠管缺血水肿 “靶环征”、分层现象 9.腹水 早期,疝入侧的结肠旁窝 肠扭转(香蕉征 ) 张艳---小肠及系膜扭转 梗阻 朱美霞 系膜及小肠扭转 中心高密度CT值=68HU 系膜扭转 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强化很重要 小肠疾病影像诊断 胃肠道传统检查方法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腔内间接获得小肠疾病的影像变化信息,如粘膜涂钡、管腔充盈情况、动态观察管壁蠕动 小肠镜通过光导纤维也能观察肠粘膜表面的病理改变,活检病变。 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优越性:胃镜和气钡双重造影的互相配合己使大部分胃(腔内)疾病得到正确的诊断。 粘膜下、壁外周围情况、远处转移 ------看不到 CT检查不同于胃气双重钡剂造影与内镜,它能直接显示器官及其病变本身的特征。能发现病变对邻近器官或远处脏器的影响与侵犯。因此在胃疾病影像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 但是:CT不应作为胃疾病诊断的首选和唯一的检查方法。 胃肠CT检查的指征 1.胃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仍以胃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为主,其与胃镜检查相比仍是首选方法。 2.胃气钡双藿造影或胃镜检查后,发现有幽门区狭窄(或伴有幽门梗阻时,应作CT检查.为诊断或鉴别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3.胃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后,不能区分(尤其是食管胃连接区)功能性与器质性狭窄时,CT检查常能帮助做出正确判断. 4.胃气钡双重造影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