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唐宋八大家名称的由来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唐宋八大家名称的由来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 南宋吕祖谦选《古文关键》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说此书“好象建立了后来所谓‘唐宋八大家’的名目” 明初朱右选《八先生集》 《四库简明目录》云:“‘唐宋八家’之目,实始于此。” 明中叶茅坤选《唐宋八大家文钞》 “八大家”名称由此确立 第二节 唐前散文发展概况 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 》:“殷周之前,其文简而野;魏晋以降,则荡而靡;得其中者汉氏;汉氏之东,则既衰矣。” 一是“殷周以前”,其实是指殷与西周。 郭沫若说:“殷周古文是奴隶主所专有的东西,和民间语言有很大距离。无论殷代卜辞、殷周彝器上的铭文,《尚书》中一些殷、周两代的文诰,文辞都是异常定性化而僵硬的。”(《奴隶制时代》)所以,柳宗元说它“简而野”,是合乎实际的。 二是西汉。其实应从春秋末年算起,主要是战国至西汉时期。 到春秋末年,尤其战国年代,便完全不同了。先秦诸子差不多都是优秀的文章家,而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四家尤为杰出。在战国以前,是没有私家著述的……私家著述的风气是到战国中叶才勃然兴起的。以散文言,文体的特征是多用语助辞,转折生动,气势充沛,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二千多年,在今天读起来,也还是不难了解。那些语助辞,如焉、哉、乎、也、者,其实就是当时的口语声调。稍通古代音韵的人便能理会。战国时代的古文其实本是当时的白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不从社会制度的划阶段的变革上去求了解,没有办法找到说明。社会制度变革了,奴隶翻了身,文人学者本身很多是出身于贫贱的,人民的语言,民间的形式便不能不高唱凯歌,而登上大雅之堂。“民为贵”,故民间形式亦为贵。就跟殷、周时代奴隶主政权一去不复返的一样,殷、周时代头号的古板诗文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奴隶制时代》 三是从东汉到隋,亦即“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时期。从八大家看来,这是“文章之衰”时期。 “文学起源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为统治阶级服务,逐渐脱离群众,逐渐‘雅’化,因而也逐渐僵化。到了一定阶段,由民间文学吸取新鲜血液而再生;但又逐渐脱离群众。逐渐再‘雅’化,因而逐渐再僵化。如此循环下去,呈现出螺旋形的发展。”(《奴隶制时代》) 第三节???? 八大家与古文运动 一、唐代古文运动 是以儒学复古为号召,用质朴刚健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的目的。因此,古文运动既是一次恢复儒道的努力,也是一次革新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运动。 (一)古文运动发展历程 1.萌芽期:从西晋到隋,已经有人开始追求易骈为散。 西晋夏侯湛的《昆弟诰》,是易骈为散的尝试。 北朝时西魏的宇文泰指令苏绰作《大诰》,以反对骈文。 隋代,文帝有“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的诏令。 2.准备期:初盛唐 隋唐之际王通提出文章应该“贯乎道”,“济乎义”(《中说·天地》),初具“文以载道”的观念。 唐初魏征、李百药等史学家大力批判齐梁时代的形式主义文风,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陈子昂《谏用刑书》 肖颖士 :“经术之外,略不婴心”(《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此外,独孤及、梁肃、柳冕等盛唐诸家,在理论上都强调了文章应该“宗经”、“体道”等等。 在创作方面,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一篇书信体山水散文 元结的《右溪记》是一篇精练古朴的游记散文,都可谓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声。 缺陷:理论还缺乏明确性和系统性,创作也还不足以与骈文相抗衡,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出现一个足以左右文坛的古文作家群,因而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 3.高潮期:中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二、三十年间 韩愈、柳宗元把古文运动推向了高潮。他们提出了以“文以载道”为核心的明确而完整的古文理论,大力提倡先秦两汉散文,批判六朝骈文,大量吸收口语,适当吸收骈文的整齐句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散文。 由于他们的影响,许多作家从事古文写作。前有李观、欧阳詹、刘禹锡、白居易、元缜、张籍等著名文学家,后有李翱、皇甫湜、沈亚之、孙樵等韩门弟子,以及“衡湘以南”的柳宗元的追随者。 4.衰落期:晚唐以至五代时期 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又兴起骈俪文风,号为“三十六体”。《旧唐书·李商隐传》说:“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尤善为诔奠之辞。” 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晚唐小品文放出了光辉,继承了柳宗元寓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