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材新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材新读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消息一出,震撼全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谈及莫言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对中国文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是圆了国人的一桩心愿。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当有记者问及获奖后是否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待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他接着说,“当你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素材解读:成功的理由,或许各有各的不同。然而我们没想到,在莫言心中,最让他魂牵梦绕的竟然是自己的那片故土。正是这种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   适用话题:成长路上、震撼、铭记、心灵的故土、心愿、那句话、感恩。   ■罗曼?罗兰:挫折造就文豪   年轻的罗曼?罗兰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酒会,邂逅了一位美女。这位名叫索菲娅的美女,一袭雪白的礼服长裙,气质高贵,谈吐不俗,令罗曼?罗兰眼睛一亮。伴着柔和的月光,他们在酒会宽大的露台上攀谈起来。他们从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谈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又从《马赛曲》谈到了雨果、孟德斯鸠、司汤达和巴尔扎克……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已近午夜,两人都为彼此的投契而兴奋。   有一天罗曼?罗兰终于忍不住内心灼热的情感,向索菲娅吐露了真诚的爱慕之情。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索菲娅居然非常有风度地婉拒了。“我们这一生只能是朋友啊!”索菲娅喃喃地说道。望着索菲娅远去的背影,罗曼?罗兰简直崩溃了。他从此一蹶不振,整日茶饭不思,学业不继,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好几个月的光景。终于有一天,罗曼?罗兰清醒了,他明白,“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从此,他刻苦攻读,一切生活的挫折都成为他生命的加油站。他从1898年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了长达10卷的不朽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正是凭借这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罗曼?罗兰于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代文豪就这样诞生了!   素材解读:人生路上,没有谁会一帆风顺。有意思的是,那些越是遭遇了重大失败与挫折的人,取得的成就往往越是巨大。看来,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在挫折面前你能不能获取超越的信心与力量。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生或许会少了许多痛苦与烦恼。   适用话题:与美同行、战胜自己、超越、清醒、成功、学会爱、境界、友爱。   ■罗素:中国将给世界希望   他,多智且多情,195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更是一位哲学巨匠,其思想传遍全世界,影响深远。他就是那个从英国剑桥走出的多情才子——伯兰特?罗素。罗素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罗素曾经于上个世纪“五四”运动之后来到中国讲学,并于1922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反映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罗素在本书中发表的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见,让他在当时获得了“中国问题专家”的美誉。一般来说,通才与专家往往是对立的,正如鲁迅所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但罗素大概可以免于此讥。罗素乐观地预言:“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成就。”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将会有迅速的发展,完全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用全副精力投入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以说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当时那种令人失望的时代里,会带给人类一种全新的希望。他称,正因为这一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中国人应该受到所有热爱人类的人们的极高崇敬。   素材解读: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思考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异国的哲学家,近百年之前思考的那些问题,留下的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