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60MW机组水冷壁及省煤器检修方案
1.1 燃烧室清焦
1.1.1 待炉内温度降至40℃以下,方可进入炉内工作,炉内照明应充足。
1.1.2 炉膛内装设升降平台,经安监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1.3 进入燃烧室清焦前,应先从人孔、看火孔处检查有无大块焦塌落的危险,若有可能应先用长棒从人孔或看火孔处将焦打落。
1.1.4 检查炉内结焦情况,可乘吊笼上去进行清焦,清焦时人处于焦渣上方,自上而下进行除焦工作。
1.2 水冷壁检查
1.2.1 检查水冷壁的胀粗、鼓包、磨损、腐蚀情况,重点检查燃烧器周围高温区管子的过热胀粗情况和各孔门附近管子的磨损情况。
1.2.2 宏观检查水冷壁的鳍片与管子的焊缝及热影响区有无裂纹,尤其是燃烧器区域及出口管座焊口有无裂缝。
1.2.3 检查水冷壁管屏的密封情况,主要是四角、炉膛抽烟口、燃烧器区域水冷壁出口处,必要时予以处理。
1.2.4 检查卫燃带,耐火塑料是否完好无脱落,对腐蚀、冲刷严重的管子进行更换,脱落的耐火塑料进行修补,配合卫燃带防结焦处理。
1.2.5 检查本体各人孔、观火孔有无烧坏变形,是否严密不漏灰,修复或更换脱落或损坏件。
1.2.6 清理冷灰斗内部积灰,检查水冷壁损伤情况,对损伤管子进行更换,检查四角密封情况,对泄漏处进行密封补焊。
1.3 割管取样
1.3.1 根据化学、金属监督的要求和检查结果确定割管部位及数量。
1.3.2 根据确定的割管部位拆除保温,用气焊割开两侧鳍片。
1.3.3 垂直管段采用气焊切割时,应防止熔渣落入管内,在无防火溶渣落入管内的措施时,应采用人工切割。管子割下后若不能立即焊接应在切口处加塞子堵住。
1.3.4 割下的管段,检查其结垢和腐蚀情况,对于所割管段应标明部位和流向,并作好记录,交化学或金属监督人员检查。
1.3.5 将留下的管段制好坡口,再根据割管长度准确配制带坡口的新管。
1.3.6 检查新管规格和材质与原管是否相同,合金管应光谱检查确认。
1.3.7 宏观检查新管内、外表面有无重皮、拉痕、裂纹、锈坑等缺陷,对于有凹陷,弯头椭圆的新管应做通球试验。
1.3.8 可用游标卡尺或自制样板来作检查新管椭圆度,可从管子全长中选择3-4个位置来测量。
1.3.9 管子焊接前,将焊口两端部10-15mm范围内外表面油漆锈垢等清理干净,并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1.3.10用对口工具对口,可用全氩弧或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的方法进行焊接,施焊时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完成后由焊工先进行自检,无问题后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外观检查。
1.3.11 联系并配合金相人员对焊口进行探伤检查,发现超标缺陷应进行返修处理。
1.3.12 恢复焊接处密封及保温。
2 省煤器检修
2.1 省煤器清灰
2.1.1 省煤器清灰后,管子外壁应干净无灰,管排间无杂物。
2.2 管子检查
2.2.1 管子局部磨损腐蚀和吹损深度不应超过原壁厚的30%,否则应予以更换,对于磨损面积10cm2且深度30%,可使用补焊处理。
2.2.2 管排间距应均匀一致,无严重突出离排的管子。
2.2.3 无烟气走廊。
2.2.4 管排与四侧墙间定位格板应完好,不得脱落。
2.2.5 管排间左右共四排定位格板应完整,不得脱落。
2.2.6 各管排能膨胀自由。
2.3 防磨装置
2.2.1 防磨装置方位应正确,牢固可靠,纵向膨胀良好,严密合在管子上。
2.2.2 防磨装置变形、脱落及转向的,应给予更换或复位。
2.2.3 防磨装置应固定可靠,点焊防磨装置时应考虑与省煤器之间的相对膨胀。
2.4 支吊架和管夹
2.4.1 吊板受力应均匀,无拉偏现象,支吊件焊接良好,无脱焊裂纹。
2.4.2 管夹与管子连接良好,支吊架无松动现象。
2.5 省煤器割管
2.5.1 切割点距弯头起点或联箱外壁应大于70mm,两焊口间距应大于150mm。
2.5.2 取样管应标明部位和水流方向。
2.5.3 省煤器管内壁无严重腐蚀和结垢现象。
2.5.4 管子坡口角度为30-35°,钝边厚1-2mm,对口间隙1-3mm,全管口不超过壁厚的10%。
2.5.5 新管材质规格与原管相同,内外壁应无重皮、拉痕、裂纹、锈坑。
2.5.6 新管通球直径为管子内径的80-85%。
2.5.7 管子焊接前,焊口两端10-15mm范围内外表面油漆锈垢等应清理干净,并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要求。
2.5.8 不能强力对口,管子对口平面偏斜值应小于1mm。
2.5.9 在距焊缝中心200mm处弯曲值应小于1mm。
2.5.10 管子对口点焊后,不准随意敲打。
2.5.11焊缝检查。管子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的8.0.1中的有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