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寻找幸运花瓣儿》课件【三篇】.doc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寻找幸运花瓣儿》课件【三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寻找幸 运花瓣儿》课件【三篇】 教学目标: A类目标: 1.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B类目标: 1.把握课文的线索,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快乐源于发现”和“幸运是努力使愿望实现”的感悟。 3.学习课文的详略安排。 C类目标: 1.感受金波作品的表述特色。 预习题设计: 1.“我”几次去寻找五瓣儿丁香?哪一次寻找过程写得最详细?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2.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圈出来吗? 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感受? 4.阅读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带雨的花》《沙滩上的童话》等作品。 教学板块 一、复习引入。 1.读词语:兴致勃勃、悻悻离去、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或者心理的,能谈谈对其中一个词语的理解吗? 2.出示填空题,思考填空。 因为(),所以我(),最后,我(),我体验到了()。 能否用上以上四个词语填空? 二、学习详略,把握线索。 1.作者说自己“乐此不疲地寻找”,具体到课文中,寻找了几次呢?这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心情不同,结果不同,详略不同。) 2.指名读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寻找的句子(5——7段),说说作者的心情变化。 板书:兴致勃勃——悻悻离去 希望失望 3.本已悻悻离去,为何又会有第三次的寻找呢? 发现“你”找到了一朵小小的五瓣儿丁香。板书:兴奋不已 4.从12自然段写到了22自然段都在写第三次寻找的过程,也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我们来仔细读读。 阅读提示: 作者是如何把第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写具体写生动的呢? a.作者描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 b.选择一两处,像下面这样,标出重点词语,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如:那天放学比较早,我径直奔向我小时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 批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幸运花瓣,一定是在课堂上早就盘算着要去那片园林了。可见急切之情! 交流汇报: 1.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 2.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想象说话:为了能直视张开的花瓣儿,我还会用怎样的姿势去寻找?高于视线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点的—— 3.▲一朵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五瓣儿丁香。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这个金波好啰嗦啊,一个词儿写了六遍,是不是像那个笑话里凑字数的小学生一样? 每一次重复给你什么感觉?加标点,谈体会。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情绪?心情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起起落落。 感情朗读。 4.▲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情不自禁地大叫一声。 这儿数字后面能否也都改成逗号呢? 指导朗读:“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是多么——惊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前面四瓣我是一数而过,到第五瓣我是多么的高兴啊!那是一种——板书:意外惊喜 5.你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样的一次寻找吗?(出示:专心致志) 还能换成什么词语呢? 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旁若无人目不斜视 作者正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了细腻地描写。 6.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感觉、语言……就能把一个过程描述得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提示:把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详写试试? 可是,作者为什么要略写一二次的寻找,却如此细致地描写第三次寻找的过程呢?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理由? 小结:一而再,再而三,千寻万觅,乐此不疲,那种期待,那种紧张,那种渴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落,积蓄到达一个顶峰后,突然在没有预料的时候得以实现,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放大了突如其到的惊喜。这样的铺垫与衬托,最是高明啊! 如果文中的“我”是一个诗人,他此时一定会发出自己喜悦的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感悟主题,体会哲理。 1.回到板书:兴致勃勃——悻悻离去——兴奋不已——专心致志——意外惊喜 心情的变化,如同一根线,把三次描写连成了一个整体。在希望与失望的起起落落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这样的三次寻觅。 课文中的“我”从这次寻觅中,找到了什么? 找到了罕见的渴望寻到的五瓣儿丁香,也找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快乐,这快乐源于一个什么样的发现呢? 2.出示原文结尾: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 当你心中萌发了一个希望的时候,与此同时,你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你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