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海底奇
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作品初步了解“海洋奇光”的具体现象及产生的原因。体会课文对幻想世界所进行的栩栩如生的描写,感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课外阅读作者生平及其《海底两万里》《80天环游地球》《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科幻小说。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中的“奇”字展开,从字词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海底奇光的出现、形成原因、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多种手法从多种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预习作业:
1、请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对海洋的认识;
2、请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海洋生物;
3、请介绍一下你最想弄明白的海洋谜题;
4、儒勒?凡尔纳及其《海底两万里》;
5、文中出现的鱼类的图片资料或者文字资料。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1、请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对海洋的认识;
2、请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海洋生物;
3、请介绍一下你最想弄明白的海洋谜题。
海洋世界变换无穷,海底更是神秘而奇妙。本文节选自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让我们也登上“鹦鹉螺号”潜艇做一次海底探险旅行吧。
课题题解:
海底: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
奇:奇特的
光:光芒
阅读课文,进行分析:
1、齐读课文,找到与课题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2、“我和同伴们亲眼目睹了一种奇特的景象”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把它们找出来:
3、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词或句子来做一点分析吧。
4、小结:海底奇光的突然出现、形成原因、变化过程。
奇——————出人意料,充满活力
比喻、拟人——光的神奇,景象迷人
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要想使你描写或说明的事物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应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运用了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描绘。
课堂练习:
1、查字典,说说“奇”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组含有“奇”的词语8个:
2、用“好象……又像……”句式造句:
“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象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
3、“我发现在这不发烫的火光中有又美丽又敏捷的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句中的“它们”指。
4、按课文内容填写正确的顺序:
○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
○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
○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
○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
○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
○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象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
○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栗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达到25000个。
○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漂荡了好几个小时。
○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
○在这不发烫的火光中有又美丽又敏捷的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
○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
○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鳞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它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
5、讨论题:文章开头结尾都说“鹦鹉螺号停在海平面以下几米”,本书的编者拟题为“海底奇光”,这是否贴切?若你是编者,会拟什么题目?请说明理由。
6、阅读与写作:选取“光彩夺目”“赞叹不已”“眼花缭乱”“悠然自得”中任三个词语围绕某一自然景象写一段话。
一、教材分析
《海底奇光》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科幻天地中的第二篇课文,选自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节选的是“鹦鹉螺号”在海底的一段奇遇。旅游者在海底见识了由海洋微小生物发出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奇异光芒,令人叫绝,从一个角度让读者认识海洋这一神秘世界。文章介绍“鹦鹉螺号”停航整修时所见的一次奇特的海底景观——“海底奇光”的出现、形成、变化的过程,用科学的说明和生动的描写展现“奇光”的绚烂绮丽,妙不可言。
二、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只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一个片断,主要叙述了在鹦鹉螺号船上所见到的海底的一次奇特的景象。“奇”可谓全文的突破口,课文内容明白易懂。预备年级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但对于体会描写的细腻生动、想象的奇特性还是缺少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感悟。同时作品很好地处理了知识性、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但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要感悟到这一点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另外,学生的求知欲极强,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本文可作为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
三、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