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
、绪论
本节为由经济的角度看帝制中国公共工程的四篇系列 论稿当中的第一篇。其所涵盖的时代,起自秦朝统一天下, 而以1912年清室覆亡为止。第一篇讲词将提出一些导论性 的意见。其他三篇讲词则要处理劳力、材料与资金以及在 那种环境下的经济思想等等问题。虽然我立意要将注意力 大致都放在公共工程的经济面上,不过我也要由其他角度 作一些观察,尤其是其政治上与宗教上的意义。偶尔,我 或许还要触及到技艺与工程操作一类的事情。
中国历史里头,著名的巨大公共工程很多,俯拾即是。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吧!大家可以想到华北边境上的长城、联 络平津地区与长江流域下游的大运河、历代王朝京城(比如 说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与内外的宫殿陵寝、建有高塔 的玄宫梵宇,以及满室琳琅的雕刻与壁画,令人难以忘怀
的洞窟。如果我们要把那些不甚驰名的建筑也算在内,恐
的洞窟。
如果我们要把那些不甚驰名的建筑也算在内,恐
怕这个清单便无从列完了。
依据规模与功能,可以将公共工程按照不同的方式加 以分类。魏复古(KarlA. Wit tfogel)在其题为《东方专制 论 极权政治之研究》(Or ientalDesp otism, AStu
dyofTotalP ower)的大著中,曾试图将建设工程作了下列几 种形态的分类:
一、 水利性的工程
甲、生产性的设备(运河、沟渠、水库、水闸以及灌溉 用的堤堰)
乙、防护性的设备(排水渠道与防洪用的堤堰)
丙、供给饮水的水道
丁、航行用的运河
二、 非水利性的工程
甲、防御与交通工程
子、城墙与其他防御工事
丑、驿道
乙、满足水利型社会俗世与宗教首脑之公私需要的大 建筑
子、皇宫与首都
丑、陵墓
寅、寺庙
我个人对魏复古所创造的“水利型社会”这个概念的 有效性宁可存疑,不过其公共工程类型的简表倒是颇为方
便,而且包罗甚广,因而可以用来当作一个检查表。或许 在驿道项下我们还应加上桥梁作为交通工程的另一个主要 范畴。就如在以下的讨论中所要指出的,我们可以从帝制 中国的桥梁建造、维护的历史中,获知不少东西。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公共工程这个题目这么大,为什 么不把时间局限在某一个朝代?为什么要野心勃勃,处理前 后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整个帝制中国?在拙著《中国制度史 研究》(Studiesi nChineseln stitutiona lHistory,收录 了我早期在《哈佛亚洲学报》所发表的几篇文章)的前言里, 我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曾说:
好几篇文章都是涵盖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中国史的一 般性通论。理论上,一个视野广阔的通论应该要以成篇累 牍的精详的断代研究作基础一一比如说大朝代和小朝代兴 衰的历程,可是这种研究成果的取得并不能经常左右逢源。 再说,对贯穿整个历史中某些制度的基本说明也能提起研 究的兴趣。本来,中国制度史的领域实在就像潮水退后的 无垠沙滩。不管这几篇文章能有多大的价值,比起滩上的 一个流浪汉在十年的岁月中所捡拾到的鹅卵石或贝壳来说, 实在少之又少。期待它能够鼓舞并且帮助同行的学者去作 更有价值的探索。
对于帝制中国公共工程的研究,我尚未能登堂人室。 材料尚未搜集完全,而我的解释也还不够细腻。然而,我 仍愿野人献曝一番,希望我杰岀的同行中会有人以他们的 思想与评论来启导我,使我得以对这个研究作更深入的探 讨。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中国史的研 究者不约而同地都期待这样的研究能有助于了解中国国家 与社会的本质。在整个传统时代,中国公共工程的某些外 貌也许显得一成不变,然而另一些外貌则一再地变迁。数 十年来,当代学者曾就传统中国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 中国国家、社会之影响力的性质做过讨论。其间牵涉到的 问题绝不单纯。如果有人想探讨政府在公共工程上扮演的 角色,他必先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做一个区分,然后进 一步区分各级地方政府——省级的、府级的以及县级的。 当他研究地方上领导角色的性质时,他必须清楚这些地方 领袖的社会地位,好比说在其乡里他们是否拥有官职或功 名,还是他们仅是地主或商人。在某些情况,领导力量也 许会来自僧人或道士,不管这些人士是否有寺观作后盾。 我们也应该想到一个工程计划会有不同的阶段一一从其创 始或计划到该工程彻底完成的各阶段。如果是一个大的计 划,还要加上当局批准其实施的一个阶段。国家、社会里 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阶段里会被牵连进来。所有这一切的 问题如果认识不清就想约而言之,那顶多也只能作个粗枝 大叶,而不会有太大的价值。
在对水利工程作进一步的评论之前,我想指出一件明 显的事情:要研究中国史的人必须具有起码的训诂学素养。 够不上这种要求的研究者,只能算是玩票性质,而不会成 为一个全健的汉学家。毕竟中国史的主要资料仍旧是典籍, 虽然考古材料与口耳相传的掌故也很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