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4.1+2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4.1+2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1)绿藻细胞生理活动的分析见【模板套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呼吸速率的计算见【模板套用】。 (2)光照开始后,光反应开始进行,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和[H],因此ATP的数量增加。添加CO2后,暗反应中CO2固定增加,C3还原正常,因此C5含量减少。 (3)光照开始后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分析见【模板套用】。当溶解氧含量不变时,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4)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强照射后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分析、丁处加入光反应抑制剂后溶解氧的变化分析均见【模板套用】。 (5)根据实际产氧量=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氧气消耗量,由【模板套用】可知,实际产氧速率=氧气释放速率+细胞呼吸氧气消耗速率=12.5微摩尔/分,则1小时后实际产氧量=12.5×60=750(微摩尔)。 答案:(1)0~4分钟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5 (2)增加 类囊体(薄膜) 减少 暗反应 (3)CO2 = (4)d e (5)750 1.(2012·海南高考)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解析】选B。用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故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正确。 【易错提醒】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2)样方选取: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3)样方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多一些。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初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标记数,所得数据应再除以调查面积。 (2)区分“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前者强调同一物种数量的变化,后者强调不同物种种类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以农场生态系统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种群密度、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鼠为食,因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降低,故A正确;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100×280/(2×140)=100只/hm2,故B正确;群落丰富度由该群落中物种种类数的多少决定,故C错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而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就越少,故D正确。 【加固训练】 (2014·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记的6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解析】选D。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及标志重 捕法的相关计算。第3年种群的数量: N=200。由 曲线图分析,第3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K/2,故估算该 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400只。 3.(2014·银川模拟)科研工作者对某草原上一种黄鼠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与该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如下图1,并依此画出了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如下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死亡率增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导致的 B.图1中的B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图2中b点 C.图1中D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但此时种群数量达到图2中的K值 D.图2中b点到c点时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解析】选D。A项,种群死亡率增加是由食物、空间、自身疾病、天敌等因素导致的;B项,图1中的B时刻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反映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而“S”型曲线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图1中的B时刻相当于图2中b点;C项,图1中D时刻出生率=死亡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