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流动性偏紧 将加剧理财产品兑付缺口
惠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惠誉指出,短期内,偿还这些即将到期的理财产品将是内地银行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究竟有多大,一直存在争议。以惠誉的研究结论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相当于商业银行存款的16%,但中等规模银行的比率更高。由于“发新还旧”是到期理财产品最主要的偿还渠道,因此,流动性风险是理财产品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产品期限短、基础资产流动性差且存在期限错配、投资者不稳定等特点,都带来了流动性风险。
目前银行理财最大的风险在于资产本身,如果中国制造业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偿付问题,整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会受到波及,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的不良率也可能飙升,单单应对表内风险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不用说兼顾两头。
当然,部分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问题和资本压力的倒逼下,将理财作为揽存手段,产品定价严重脱离其真实水平,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又不健全,一旦市场出现不利波动,连锁性兑付问题不容低估。因此,监管层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和风险预警,以及银行完善对理财资金投资运作的管理、厘清参与方的权责关系,确保风险及明晰责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解决最大的潜在风险,决不能仅仅盯住银行。
就中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最直接风险是对整体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近期一轮“钱荒”席卷银行间市场,虽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资金的流出,随着相关部门加强对投机性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管,以及国际资金纷纷从新兴市场撤离的示范效应,前期进入国内的国际资金重新流出,导致国内资金市场出现超预期紧张。但到期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兑付缺口,同样也导致了资金需求的大幅上升和利率坚挺,因此,如果政策方向未变,随着理财产品的到期,7月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管理层加快了金融体系“去杠杆”的步伐,这些监管政策的实施放大了市场资金需求,导致整体流动性趋于收敛。从近期管理层的种种表态来看,政府开始试图减少对流动性的依赖,货币投放方式的改变对流动性形成压制,国内流动性增速或将进入下行通道。这也就意味着,起码在6月份,市场流动性偏紧与理财产品兑付缺口将出现叠加,势必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波动。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惠譽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理財產品的規模已高達13萬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6月到期。惠譽指出,短期內,償還這些即將到期的理財產品將是內地銀行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究竟有多大,一直存在爭議。以惠譽的研究結論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相當於商業銀行存款的16%,但中等規模銀行的比率更高。由於“發新還舊”是到期理財產品最主要的償還渠道,因此,流動性風險是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難題。而產品期限短、基礎資產流動性差且存在期限錯配、投資者不穩定等特點,都帶來瞭流動性風險。
目前銀行理財最大的風險在於資產本身,如果中國制造業企業、地方融資平臺與房地產開發商出現償付問題,整個鏈條上的參與者都會受到波及,商業銀行表內資產的不良率也可能飆升,單單應對表內風險都可能力有不逮,更不用說兼顧兩頭。
當然,部分中小銀行在流動性問題和資本壓力的倒逼下,將理財作為攬存手段,產品定價嚴重脫離其真實水平,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制度又不健全,一旦市場出現不利波動,連鎖性兌付問題不容低估。因此,監管層加強對理財產品的監管和風險預警,以及銀行完善對理財資金投資運作的管理、厘清參與方的權責關系,確保風險及明晰責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解決最大的潛在風險,決不能僅僅盯住銀行。
就中短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帶來的最直接風險是對整體流動性的負面影響。近期一輪“錢荒”席卷銀行間市場,雖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資金的流出,隨著相關部門加強對投機性外匯資金流入的監管,以及國際資金紛紛從新興市場撤離的示范效應,前期進入國內的國際資金重新流出,導致國內資金市場出現超預期緊張。但到期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兌付缺口,同樣也導致瞭資金需求的大幅上升和利率堅挺,因此,如果政策方向未變,隨著理財產品的到期,7月前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還會繼續上升。
更值得註意的是,近期管理層加快瞭金融體系“去杠桿”的步伐,這些監管政策的實施放大瞭市場資金需求,導致整體流動性趨於收斂。從近期管理層的種種表態來看,政府開始試圖減少對流動性的依賴,貨幣投放方式的改變對流動性形成壓制,國內流動性增速或將進入下行通道。這也就意味著,起碼在6月份,市場流動性偏緊與理財產品兌付缺口將出現疊加,勢必加劇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波動。
惠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惠誉指出,短期内,偿还这些即将到期的理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