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差异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河山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背景 黑河干流出山口以上山区集水面积10009Km2,海拔 1700~4823m,平均高程3608m,其中50%地区分布在海 拔3700m以上的地带。流域西部至疏勒河水系洪水 坝河的源头,平均海拔为3860m,东部至石羊河水系西 大河的源头,平均海拔3600m。东西两端几乎横跨祁连 山区大部分地区。由于东西相距甚远,区域气候差异较 大,流域西部主要受西风环流的影响,东部则受西南和 东南季风的影响,使黑河山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现 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根据流域的水文、气侯与地理特征,将黑河山区划分为3个子区:1区为东支径流控制站祁连站以上区域,2区为西支径流控制站扎马什克站以上区域,3区为黑河干流出山口径流控制站莺落峡站以上至东、西支汇合口黄藏寺之间的区域。 选择研究区内祁连、野牛沟、托勒气象站降水、气温与莺落峡、祁连站、扎马什克水文站降水观测值及流域周边肃南水文站、俄博、扁都口、大野口雨量站的降水观测值做为分析计算的基本数据。 2 山区气温的变化 2.1 山区流域各区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及其地区差异 近50余年来黑河山区干、支流各区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均呈显著上升的态势,表明整个黑河山区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且气温升幅率明显高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率与中国平均气温升率(任国玉等,2005),并且总体上与整个青藏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发生突变的时间是相一致的(丁一汇等,2008)。各区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的上升趋势比年际变化更为显著,呈现出一种单调上升的线性递增态势;此外,山区干支流各区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由南向北逐步减小的趋势。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以东支气候代表站祁连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值与整个山区年平均气温值基本重合,可认为该站的气温变化基本上可以反映整个黑河山区气温的变化。因此,在分析各季节气温变化时,用该站各季气温变化来代表整个山区各季气温的变化。 2.2 山区流域各区各季气温的变化及其地区差异 从年际变化过程来看,各区各季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相同,均呈振荡上升的态势,但受各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区各个季节气温变化的气候倾向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位于中高山地区的东、西支流域以冬季气温升幅最大,而位于中低山区的干流区则以秋季气温升幅最大;各区均以春季气温升幅最小。 各区各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比其年际变化的上升趋势更显著,亦呈现出一种单调上升的线性递增态势。各区各季气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均低于多年平均气温, 80年代正负距平均有,90年代除东西支夏季气温为负距平之外,其余各季气温均为正距平,90年代后,各季气温均为正距平。表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黑河山区气温发生突变的时期。 2.3 气温的突变分析 区域 气温系列 突变点 突变前系列均值0C 突变后系列均值0C 跳跃量0C 东支 年平均 1997 0.8 1.8 1.0 ? 春季 1998 2.1 3.2 1.1 ? 夏季 1998 11.8 13.1 1.3 ? 秋季 冬季 1998 1985 0.9 -12.1 2.1 -10.7 1.2 1.4 西支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96 1996 1997 1993 1998 -3.2 -2.2 8.1 0.6 -15.6 -2.1 -1.1 9.1 1.8 -14.2 1.1 1.1 1.0 1.2 1.4 干流区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87 1997 1994 1975 1986 8.6 9.9 21.6 7.9 -6.0 9.3 11.0 22.4 9.1 -4.8 0.7 1.1 0.8 1.2 1.2 突变分析结果显示,位于山区中高山地带的东、西支流各区年平均与各季气温发生变暖的突变时间基本上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位于山区边缘中低山地带的干流区的年平均与各季气温发生变暖的突变时间差异较大。并且,各区春、夏季气温发生变暖的突变时间均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秋冬季发生变暖的突变时间前后不一,差异较大。 3 降水量的变化 3 .1 山区流域各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及其地区差异 对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近50年来黑河山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微弱增长的态势,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从图a可以观察到,干、支流各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均呈震荡上升的态势,其中,以东支八宝河流域增幅最大,位于山区北部中低山地带的干流区增幅最小。山区干、支流各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各年代上下波动较大,但幅度不是很大。1960s,山区干、支流各区降水量普遍偏少,而1980s与2000S期间则偏多;其余各年代,干支流各区降水量距平正负不一。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