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1)人体水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尿液量减少。(2)由图中的突触结构可知Ⅰ应是感受器,兴奋在Ⅱ突触处的信号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刺激Ⅲ,A处不会检测到电位,因为突触处的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逆转。(3)大脑是高级的神经中枢,而婴儿大脑尚未发育完善,排尿中枢是在低级中枢脊髓。(4)当人产生尿意,但是外界排尿条件不成熟时,人不会进行排尿,因排尿时需要肌肉①收缩,肌肉②和肌肉③舒张,此时一定处于收缩状态的是肌肉③,否则就会出现排尿现象,这说明了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 答案:(1)下丘脑 减少 (2)感受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3)大脑 脊髓 (4)③ 分级 【满分答题规则】 1.明确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错答。 如本题回答②时,应该理解“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明确突触小体和突触小泡之间的包含关系,则容易错答而失分。 2.关注题目中的限定词,不要凭经验答题。 如本题回答③时,若不考虑“神经元b细胞膜上”“结合”,忽略了神经递质结合的具体部位,而直接答成“突触后膜”,则不得分。 3.区别容易发生混淆的知识,防止题答不对应。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易混:如本题回答④时,容易将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记混,从而将“内正外负”错答成“内负外正”。 (2)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易混:如本题回答⑧时,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直接抵御病菌侵害,而不是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抵御病菌的侵害,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如果答成“体液免疫”,则不得分。 4.准确提取题设中的有效信息,避免答案不准确。 如本题回答⑦时,若将“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理解成“毛细血管破裂”,而答成“血浆大量流入组织液”或“血浆外流”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免疫调节等有关知识,同时考查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这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当兴奋通过突触时,首先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然后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2)图中神经元a、b、c分别是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传出)神经元,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是a→b→c。则M点兴奋时,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而刺激N点时,在神经元b上无膜电位的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图中的神经元b可以将兴奋传递给神经元c,而神经元c不能传递兴奋给神经元b。 (3)皮肤毛细血管壁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屏障,控制着二者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易渗出,而伤口感染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进而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红肿现象。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直接抵御病菌的侵害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而体液免疫是通过体液中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抵御病菌入侵的。 2.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等。 (2)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突触中兴奋传导图示解读: (1)图示: (2)解读: 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 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e,而a处不能检测到。 ③此图示说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3)电位测量: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6.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 项 目 分 析 供 体 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受 体 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 传 递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 释 放 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作 用 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去 向 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高考警示】 (1)突触小体≠突触。 ①组成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6.1细胞的增殖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3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4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6.2-1.6.4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癌变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2-2.3.4DNA分子的结构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4免疫调节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3植物的激素调节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5.2&3.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6生态环境的保护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5.4&3.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和蛋白质技术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名师优质课件.ppt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名师优质课件.ppt
最近下载
- 4321powercut说明书视觉联机激光控制软件.pdf VIP
- 全国铁路第八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政治理论复习试题(一).doc
- 旅行社产品创新《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课件(共18张PPT).pptx VIP
- 标准图集-17J911 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pdf VIP
-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政策研究报告 .pdf VIP
- OTIS奥的斯故障代码-ACD驱动最新故障代码故障释义新国标.xlsx
- 《男生女生》优秀教案.pptx
- Hasselblad哈苏相机Phocus Manual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医瘦身养生知识培训内容课件.pptx VIP
-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