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模式对疼痛的影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吸运动模式对疼痛的影响临床医案举隅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杨硕 主要内容 一、前言 二、病情介绍 三、病例讨论 四、结论 前言 病情介绍(案例一) 患者 男 51岁 职员 主诉:因“右侧足底疼痛1+月”于2016年5月12日第一次就诊 现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足底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于医院就诊,查右足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跖筋膜炎,予冲击波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就诊于中医,予右足跟局部针灸及放血治疗,症状稍有缓解。 病情介绍(案例一) 查体: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腓肠肌、比目鱼肌处有压痛。 辅助检查:右足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处理:予腓肠肌、比目鱼肌压痛点处埋针治疗后患者感足跟部疼痛明显缓解。 病情介绍(案例一) 3日后患者再次就诊,诉右足足底疼痛复发,伴有右侧腰部疼痛,疼痛感呈阵发性胀痛样。 查体: 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腓肠肌、比目鱼肌处有压痛,腰3至骶1椎体棘突及右侧棘突旁2cm处肌肉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腰椎CT检查提示:腰3至骶1椎间盘膨出伴椎孔狭窄。 病情介绍(案例一) 处理:予腰3至骶1夹脊穴及膀胱经穴针灸,腓肠肌、比目鱼肌压痛点处埋针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病情介绍(案例一) 2017年2月20日第三次就诊,诉一周前右足足底疼痛再次复发,同时伴有右侧腰腹部牵扯疼痛,疼痛夜间尤甚,影响睡眠。 询问患者诉从事办公室工作,有不良坐姿(斜依,蜷窝,含胸等),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 病情介绍(案例一) 查体: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腓肠肌、比目鱼肌处有压痛,腰3至骶1椎体棘突及右侧棘突旁2cm处肌肉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腹部压痛,无包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助检查:全腹CT未见明显异常。 病情介绍(案例一) 处理:予腰3至骶1夹脊穴及膀胱经穴针灸,腓肠肌、比目鱼肌压痛点处埋针治疗,配合呼吸运动疗法(以双手叠加放于肋弓处,嘱患者配合呼吸,吸气时向外拉肋弓,呼气时放手)。 治疗1次后,患者诉足跟痛明显减轻,腰腹痛稍有缓解,无夜间痛醒,治疗一周后患者诉轻微足跟痛,腰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治疗两周患者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病情介绍(案例二) 患者 男 37岁 职员 主诉:因“反复项背部胀痛1+年,复发加重1+天”于2016年7月24日第一次就诊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感项背部胀痛不适,曾多次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肌筋膜炎”,行“针灸、推拿”等治疗后可稍缓解,每因劳累后反复发作,1+天前因伏案工作后,上述症状复发加重 ,随即就诊于我院。 病情介绍(案例二) 查体:C3-7棘间、棘突两旁1cm处压痛,颈部活动不受限,双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 病情介绍(案例二) 辅助检查:颈椎四位片回示:1.生理曲度变直,2.颈椎序列紊乱,3.颈椎退行性变,4.C3-C7双侧椎间孔不同程度狭窄。 处理:予颈夹脊普通针刺治疗,膀胱经刮痧及拔罐治疗后症状好转。 病情介绍(案例二) 1+月后患者诉上述症状复发加重。 追问患者病史,近1+周期间因工作需要,多次加班,平日坐姿不正确,习惯含胸、驼背。 病情介绍(案例二) 查体:双侧颈前肌紧张,尤以颈前两侧斜角肌为甚,可随呼吸运动出现明显收缩,余体征同前。 病情介绍(案例二)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胸部正侧位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处理:在原有治疗手法的基础上配合呼吸运动疗法(以双手叠加放于肋弓处,嘱患者配合呼吸,吸气时向外拉肋弓,呼气时放手)。 病情介绍(案例二) 治疗1次后,患者诉项背部胀痛感明显缓解,治疗一周后上症消失。 讨论 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为呼吸肌。 依照功能分为主要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也可分为呼气肌和吸气肌。 依照部位分为膈肌、肋间肌和腹肌3组。 讨论 吸气肌:能扩张胸腔,使肺膨大并吸入空气的肌肉。 主要的吸气肌是膈肌和肋间外肌。 讨论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以及前锯肌被认为是辅助呼吸肌 讨论 呼气肌:是减少胸腔容积,帮助把肺内空气排出的肌肉。 主要的呼气肌是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肋间内肌 讨论 呼吸肌工作流程 人在平静状态,肋间外肌的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