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
沈洪志 易维真 安徽中医药大学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小乳腺癌患者为实验组,乳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对8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灶部位形态的不规则性、内部回声的均匀性、边界、钙化有无、组织浸润有无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鉴别诊断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小乳腺癌;乳腺增生;诊断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乳腺癌肿瘤一直占首位。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1]。早期筛查区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无创、方便等特点,在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诊断中显示出了一定的价值[2]。我院对80例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各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且已经手术与病理活检得到确诊[3]。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小乳腺癌)和对照组(乳腺增生),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24岁~51岁,平均年龄(39.5±5.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岁~52岁,平均年龄(39.8±5.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仪器及诊断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百胜Mylab50型,频率为7~13MHz,线阵变频探头。检查方法:患者上举双臂放于枕后,充分暴露出双侧腋窝及乳房,对双侧乳腺系统扫查,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信号,在血流最丰富的切面后,测患者的速度收缩时期的速度峰值SPV与阻力指数RI,对患者病灶内的血流信号状况进行评级[4]。最后转回到频谱多普勒超声的运用,将患者混淆最为明显的部位进行血流切面的截图并保存,由两名B超检查师进行回访与分析。
1.3观察指标与血流信号评级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形态的规则性、内部回声的均匀性、边界、有无钙化灶、有无组织浸润等。患者血流信号评级:0级-患者病灶内无任何血流信号;Ⅰ级-患者病灶内能够见到1到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患者病灶内可见一条长度超过病灶部位半径的主要血管或者少于4条小血管;Ⅲ级-患者病灶内血流丰富,能见到网状血流。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灶形态、内部回声以及边界比较,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灶形态、边界以及内部回声比较(n;%)
n
病灶形态
边界
内部回声
规则
不规则
光滑
不光滑
蟹足样
均匀
不均匀
实验组
40
11(27.50)
29(72.50)
3(7.50)
18(45.00)
19(47.50)
10(25.00)
30(75.00)
对照组
40
28(70.00)
12(30.00)
30(75.00)
6(15.00)
4(10.00)
31(77.50)
9(22.50)
χ2/t
-
14.2783
36.8282
37.1315
8.4643
13.5584
21.7880
53.8311
p值
-
0.0002
0.0000
0.0000
0.0036
0.0002
0.0000
0.0000
注:两组患者病灶形态、内部回声以及边界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钙化及组织浸润比较,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钙化以及组织浸润比较(n;%)
n
病灶内钙化
周围组织浸润
钙化
无钙化
浸润
无浸润
实验组
40
12(30.00)
28(70.00)
36(90.00)
4(10.00)
对照组
40
4(10.00)
36(90.00)
0(0.00)
40(100.00)
χ2/t
-
4.9375
12.4375
64.6364
64.6364
p值
-
0.0263
0.0004
0.0000
0.0000
注:两组患者钙化、组织浸润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速度收缩时期的速度峰值SPV与阻力指数RI、血流动力学信号比较,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广东省技师学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课件高一上学期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论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业任务2025答案.pdf VIP
- T_NXS 0104T—2024(黄芪趁鲜加工技术规范).pdf VIP
- 电线电缆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docx VIP
- 6.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pdf VIP
- 高中物理解题模型.pdf VIP
- 2025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秋季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ISO9001内审员综合知识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