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學洪流:文以載道 《師說》
唐.韓愈
初唐的文壇,依然被南北朝以來浮華綺豔的駢文所支配。直至中唐時期,韓愈和柳宗
元推動「古文運動」,文壇才得以復興。 引子
在內容上,韓愈主張「文以載道」,柳宗元則主張「文以明道」,即文章要以社會、政
在現今教育制度的掣肘下,學校裏的老師固然不能完全做到韓愈所提倡的「傳
治、儒道為主題。他們亦主張「文從字順」,反對格式支配內容。他們更身體力行,創作大
道、受業、解惑」;即使是補習老師,也只能做到「受業」,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
量優秀的文章,韓愈擅長論說文和抒情文 ,當中以《師說》、《進學解》、《柳子厚墓志銘》
考試成績後,就算是功成身退。原來在唐代,老師也普遍只以「受業」為己任,地
最著名;柳宗元則擅長寓言、傳記和遊記 ,《永州八記》和寓言《三戒》就是其代表作。
位不高;即使是士大夫階層,也恥學於師,不將老師視作學習的榜樣。
韓、柳之後,浮豔虛無的駢文死灰復燃,直到北宋初期,范仲淹才再次推動古文復
興。范仲淹的作品以政論文居多,邏輯嚴密、說服力強;抒情文則感情真切,語言曉暢。至 唐代盛行科舉,低下階層的寒門子弟固然可以通過苦讀,考取功名;至於貴
此,北宋古文運動正式展開。在芸芸北宋散文作家中,有六位能與韓、柳並稱為「古文八大 族子弟,則可以在「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等官學讀書,只是不用苦讀,
家」,包括: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和蘇轍。 最終都可以為官。因此,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普遍存在「鄙從師」的心態;即使
歐陽修親手提攜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後進人才,為日後古文運動打下 要為子弟擇師,也只是為了學業上需要,絕不會學習處世之道。
基礎。他的文章平易自然,筆觸多情 ,為後世古文運動樹立優秀典範。曾鞏的散文風格和歐 韓愈對這種風氣大感不滿,於是在公元802年寫下《師說》一文,闡釋老師
陽修相近 ,因而與歐陽修並稱「歐曾」。王安石強調文以致用 ,卻忽略文學作品的獨立性。 的作用、擇師的條件和從師的重要,同時抨擊時下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錯誤觀
其作品貫徹他的文學主張,即使是傳記或遊記,也不重記事、寫景、抒情。 念。同時,韓愈將這篇文章送給其學生李蟠,藉此獎勵他「不拘於時」、提倡「不
蘇洵擅長史論,說理周詳、氣勢充暢 ,頗有縱橫家色彩。其子蘇軾兼採儒、釋、道三 恥相師」的學習態度,希望同門學子加以仿效。
家之長 ,不論是論說、記敘、小品、辭賦,均有涉獵。至於蘇轍則擅長政論文、史論和遊 《師說》的「說」,是古代議論文的一種,旨在闡明道理。韓愈是「唐宋古文
記 ,惜名氣不及其父兄。
八大家」,主張「文以載道」,通過文章宣揚儒道,反對只講求格式、聲律的駢
明初,古文運動出現矯枉過正、流於說教的弊病;幸好到明代中期,文人開始覺醒,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