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環境檢驗方法偵測極限測定指引
93年10月04日環署檢字第0930072069G號公告修正
自94年01月15日起實施
NIEA-PA107
一、目的
提供各環境檢驗室進行方法偵測極限測定之依循。
二、適用範圍
本指引適用於環境檢驗室執行空氣、水質水量、飲用水、地下水、土壤、廢棄物、毒性化學物質及環境用藥等各檢測類別,利用各項檢測方法於各種基質樣品之方法偵測極限測定。測定程序應依據本署公告之相關檢測方法及本指引規定為之。
三、方法偵測極限之測定
(一)測定步驟
1、以下述任一方式預估MDL
(1)可產生相當於儀器訊噪比(S/N)為2.5至5.0之待測物濃度。
(2)待測物於試劑水、適當溶劑或基質中,儀器重複測定值之標準偏差的3倍濃度。
(3)待測物檢量線於低濃度時,斜率呈明顯變化之濃度。
(4)已知相當於IDL濃度值。
(5)曾經測得之MDL。
2、試劑水基質中待測物之MDL
(1)準備試劑水,試劑水中不得有待測物或干擾物之干擾(即待測物或干擾物之濃度應低於MDL)。
(2)於試劑水中添加待測物配製成7個待測樣品,使其濃度為預估MDL之1至5倍。
(3)分析7個待測樣品(分析步驟與檢測方法中待測物之分析步驟完全一樣),並將測得之結果依檢測方法規定之計算方法求得濃度。
(4)如下計算7次測定值之標準偏差S:
其中:Xi =待測樣品之個別測定值
=待測樣品測定值之平均值
n =測定次數(7次)
(5)如下計算方法偵測極限(MDL):
【MDL = t (n-1,1-α=0.99)×S,
t(n-1,1-α=0.99)為當自由度為n-1,可信度為 99% 之students’ t value,n=7時】
3、非試劑水基質中待測物之MDL
(1)選擇適當基值之空白樣品或其待測物濃度至少小於預估偵測極限5倍濃度之樣品。
(2)如樣品中待測物之濃度為預估MDL之1至5倍,依上述三(一)2測定試劑水中待測物之MDL步驟(3)、(4)、(5),求得MDL。
(3)如樣品中待測物之濃度小於預估MDL,添加待測物於樣品中使其濃度為預估MDL之1至5倍,依上述三(一)2測定試劑水中待測物之MDL步驟(3)(4)(5),求得MDL。
(4)如樣品中待測物之濃度大於預估MDL之5倍,若可能宜另選一含待測物濃度較低之樣品,依上述三(一)2測定試劑水中待測物之MDL步驟(3)(4)(5),求得MDL。不過通常樣品中待測物之濃度不超過以試劑水基質方式測得之MDL的10倍,仍可用來測定MDL。
4、確認MDL預估值及後續MDL之合理性
(1)如係依據預估MDL值所測得之MDL,須添加由步驟三(一)2或三(一)3計算得到的MDL相當濃度(1 ~ 2 倍濃度)之待測物至樣品基質中,執行第二次MDL之測定。
(2)如係第二次或之後執行之MDL之測定,則利用本次MDL之S2 值與前次MDL之S2,計算F比值。F比值之計算係將前述較大之S2 值做分子,稱為SA2,另一個S2 值做分母,稱為SB2,兩者相除而求之。若SA2/SB2 ? 3.05,則利用下述公式計算共同標準偏差(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Spooled):
若SA2/SB2 ? 3.05,則重新添加相當於本次測得之MDL濃度之待測物於樣品基質中,重複執行MDL之測定至SA2/SB2 ? 3.05 為止。
(3)如添加本次測得之MDL濃度之待測物於樣品中,仍無法得到定性之結果,則MDL可能介於本次與前次求得可得到定性結果MDL之間的濃度,由檢驗室就之間濃度自行擇定適當濃度作為MDL。
(4)利用三(一)4(2)計算得到之Spooled 值,依下述公式計算最後之MDL值:
【式中2.681係等於 t(12, 1-α=0.99)值】
(註:若預估值MDL值太高或多成分之檢測方法中各待測物之靈敏度差異大時,執行MDL確認程序,常不易一次或多成分同時確認通過。故建議應審慎預估MDL值,並執行至少一次之MDL確認,且對確認結果應檢討評估作成書面紀錄,以確實了解MDL製作現況。)
(二)方法偵測極限結果報告方式
MDL結果報告時,必須以適當之濃度單位表示之,應註明所使用檢測方法之方法編號或方法名稱。若檢測方法允許選擇不同測試條件,但此測試條件可能會影響MDL值時,在MDL結果報告中時必須註明測試條件。此外,測試MDL時所選擇的樣品基質亦須註明。
四、參考資料
(一)Appendix B to 40 CFR Part 136, Definition and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 Revision 1.11.
(二)Puget Sound Water Quality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