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1.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三清山的“仙人指路”——远眺
B.洞庭湖——登岳阳楼
C.神女峰——置身其中
D.杭州一线天——俯瞰
解析: “仙人指路”这种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地点才会觉得天工之巧妙;远眺可得神女峰峰峦之雄伟峻秀;置身其中近观才知一线天的妙处;观赏洞庭湖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瞰远望,才能视野开阔,产生美感。
答案:B
2.北京香山游主要是观赏“香山红叶”,为此旅游者应 ( )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雨后天晴去观赏
C.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D.远望和俯视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解析:旅游景观欣赏有基本的要求:一是要选择观赏的位置,不同的距离、角度、俯视和仰视产生的美感不一样。二是要把握恰当的观赏时机,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能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三是要抓住景观特色。北京“香山红叶”的“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佳境只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达到极致,霜打枫叶满山红,并且宜远望和俯视欣赏,才会视野开阔,产生美感。
答案:D
3.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机,下列语句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④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落霞与孤鹜齐飞”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应把握观赏的时机;“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应把握观赏的位置。
答案:B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二,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第4~5题。
★4.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
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
C.以情观景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
A.平视 B.俯视 C.远眺 D.仰视
解析:第4题,“断桥残雪”景观只能在积雪半融时才能领略到,否则就不会看到一座完好的桥是怎么“断”的。第5题,欣赏远处的月亮应仰视。
答案:4.B 5.D
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我们应懂得如何欣赏旅游景观的美。据此完成第6~7题。
6.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7.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我国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 ( )
A.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
B.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C.在北方园林建筑中采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相辉映
D.海滨旅游建筑采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解析:第6题,桂林山水属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游览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第7题,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小山冈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筑塔能突出地貌平缓的曲线。海滨旅游建筑采用黄墙红瓦,和蓝天白云相衬。
答案:6.A 7.C
我国某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盛,?为工业区。读图,完成第8~9题。
8.该镇要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你认为在甲、乙、丙、丁四地中合适的地点为(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9.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更好?( )
A.障景法 B.框景法 C.借景法 D.隔景法
解析:第8题,大型的园林公园应建设在河流的上游,靠近北面的高山和森林,并且远离工业区。第9题,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园林布局上最好的构景手法是借景法,借园外的高山、森林来扩大园林的意境。
答案:8.A 9.C
10.下面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的景象有( )
①钱塘江大潮 ②青海湖的候鸟 ③桂林山水 ④武陵源群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11.下列诗词反映出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解析:A、C、D三项的诗词体现的是大自然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主要通过视觉来观赏,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
答案:B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13.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6 视频信息的加工 教案设计.docx
- 2019秋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3.1 密度(二).docx
-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选择题练习题 13年9月13日.doc
- 2020版政 治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江苏专用讲义:单元综合提升(六)和答案.doc
- 四年级英语学案.docx
-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销售类).docx
-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ppt
- 人教生物七上2.1.4细胞的生活课件 .ppt
- 2020版政 治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全国版讲义: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答案.doc
- 八年级上册德育工作计划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