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沉积学报.pdf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沉积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卷  第5期 沉 积 学 报 Vol.33  No5   2015年10月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Oct.2015 文章编号:1000⁃0550(2015)05⁃0983⁃08 doi:10.14027/ j.cnki.cjxb.2015.05.014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及对物性的影响① 1 1 1 2 2 马  剑  黄志龙  吴红烛  刘  平  徐新德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湛江  524057) 摘  要  通过恒速压汞实验,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试,分析了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其 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东方区黄流组储层以中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层孔隙半径分布相对 集中,喉道半径及“孔喉比”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的储层小喉道所占比例较高,“孔喉比”较大,而物性较好的储层 大喉道所占比例较高,“孔喉比”较小;喉道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储层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储层的渗透性主要由所 占比例较小的大喉道控制;受沉积作用的影响,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平均喉道半径小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主 要原因。 关键词  孔喉比  低渗储层  黄流组  东方区  莺歌海盆地 第一作者简介  马  剑  女  1987年出生  博士研究生  石油地质  E⁃mail:202majian@163.com 通讯作者  黄志龙  男  教授  E⁃mail:huang5288@163.com 中图分类号  P618.13  文献标识码  A 高压地层。 为了弄清楚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 0  引言 带天然气的成藏机理,首先要对其储层特征进行研 莺歌海盆地已有三十余年的勘探历史。 底辟构 究,而储层微观孔喉特征是决定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 造带浅层的主要构造均已钻探。 勘探实践表明浅层 素,所以研究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具 寻找大型气田越来越难,而底辟区中深层高温高压带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的重要领 1  区域地质概况 域。 近期,在东方区中深层高温高压带勘探中于东方 13 区黄流组相继发现了东方 13⁃1、东方 13⁃2等大型 莺歌海盆地位于我国海南省与越南之间的莺歌 [10] 岩性—构造复合型气田,为盆地天然气产量和储量储 海海域,总体呈 NNW走向 ,其海域面积超过 11× [1] 4 2 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 目前,中深层高温高压带已 10 km ,是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发育的新生代转 成为莺歌海盆地勘探研究的热点。 关于高温高压的 [11] 换—伸展型含油气盆地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