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入门教学课件作者宋拯第1章 什么是通信.pptVIP

通信入门教学课件作者宋拯第1章 什么是通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1-11 第一台便携式蜂窝移动电话 返回 图1-12 丘吉尔使用“大哥大” 返回 * 第1章 什么是通信 1.1 古代通信 1.2 近现代通信 1.3 当代通信 1.4 未来通信 返回 1.1 古代通信 1.古代通信(图1-1) 利用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基础感官(视觉、听觉等) 可达性建立通信系统,是人类基于需求的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广为人知的“烽火传讯(2700多年前的周朝)” “信鸽传书” “击鼓传声” “风筝传讯(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以公输班和墨子为代表)” “天灯(其代表是三国时期的孔明灯的使用,发展到后期热气球成为其延伸)” “旗语”以及之后发展依托于文字的“信件(周朝已经有驿站出现,用来传递公文)” 都是古代传讯的方式,而信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成为人们主要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通信方式,或者是广播式的,或者是可视化的、没有连接的,但是它们都满足现代通信信息传递的要求,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多对一。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这些通信方式,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有的消散在历史的潮流中,有的依然在使用,其时间是从4000年前到现在。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一便士黑票”,如图1-2所示。 1661年英国亨利·比绍普创制和使用了第一个有日期的邮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2.通信到底是什么 纸笺墨香的时代正在悄然离我们远去,8角一张的邮票也渐渐变成了收藏品。现在一提起“通信”这个词,在人们大脑中首先跳出来的大概就是手机、3G、短信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东西。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通信手段。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了解一下通信系统是如何随着人类的生活半径而变化的,比如在元谋人时代是没有驿站的,因为大家都在自家周边打转;二来古人是很聪明的,连中继、加密等现代通信手段古人也早都用到了,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智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最早的无线通信应当就是家里人之间的对话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为人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上古时代———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就是说,人们平时的日常活动局限于那一亩三分地,跟邻里都不打什么交道。说起通信的需求,也就是跟家里人说说话就可以了,都不用很大声,离“通信基本靠吼”都还有一段距离。 细究起来,这个“无线通信系统” 和现代的无线通信系统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话的人可以被看作发射机,听对方说话的人可以被看作接收机,人和人之间采用的语言(汉语、英语乃至法语)可以被看作信源编码,承载信号的物理媒介都是空气。 不同的是,人和人之间传递信号是通过声波而非电磁波。声波就传递这么远,也不需要进行调制,即使想进行调制,声带和喉咙也不会答应,因为它们没这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另外,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很少需要信道编码,因为人们一般都能听清楚对方的说话。即使偶尔“解码”出现问题(没听清楚对方说话),大脑也比那笨笨的接收机要聪明得多,根本不需要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就知道接收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难以理解,然后大脑就丢弃这个信息包,并向发信方申请一个重传——— “俺没听清楚,麻烦您再说一遍”。这可是收发信机在数据链路层上的经典检错和纠错机制。 如果时间就停在这时不再向前也就省事了,人与人之间天然的通信系统已经够用了,不用费尽脑筋再去开发那么多通信系统。然而老子的理想终究没有变成现实,人们不仅要跟邻里打交道,还要跟方圆百里以外,方圆千里以外,甚至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打交道,于是,通信的麻烦就来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话说春秋不仅有老子这样无为而治的圣人,也有时刻梦想着封侯拜相、开疆辟土的野心家,比如吴起。他要建功立业,他要征伐四方,那他就得有军队,等他组建了军队,问题来了———他发现他的嗓门不够大,想吼一嗓子让数平方千米上几万人的军队都听到他的命令,根本就没有可能。于是,他不得不建立军队的通信系统,以保证每个人都能明白他的将令。于是乎,为了延展他的嗓门,有两种工具就被搬上历史舞台了,那就是金和鼓。大家都知道一句话“闻鼓而进,闻金而退”,这算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指挥通信系统,但是这个通信系统的信息量太小(假如“闻鼓而进” 用“1” 表示的话, “闻金而退” 就是“0” 了,总共就1bit的容量),不足以满足指挥作战的需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古代通信 人们梦想中的通信方式直到1864年才初现端倪,在这一年里,麦克斯韦预言了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东西,它存在于广袤的天地之间,以光速传播,这种东西被命名为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最终遭到了其他学者们的怀疑。毕竟电磁波是如此玄妙,无形无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