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实质性肺病的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细胞毒药物:常用环磷酰胺600-1000 mg静脉注射,根据病情可以7-10天后,再给一次,以后可以根据病情改为200 mg隔日一次或100 mg每日一次。 AIP 暴发COP NSIP CTD-ILD AEIPF 肺泡出血等 静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是首选方案 通常750 mg 或 1 g 连用三天,第4天开始根据疗效决定皮质激素用量,一般为每天1mg/kg强的松或等量药物, 逐渐减量。疗程须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在首次剂量后5–7 天,对激素疗效进行评价,无效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常用环磷酰胺 静脉CTX较口服CTX毒性少。 常规剂量 600–650 mg/m2(800-1000mg)。 如果WBC允许,7-10天后,可以给与第二次剂量。 对于血管炎或高度怀疑为血管炎的病例,CTX可以作为一线药物。 对于诊断不明的ILD,临床可以进行试验性治疗,起始剂量为 强的松龙 0.5–1 mg/kg ,然后几周或几个月后减量( 8–12周). 激素试验性治疗不用于确诊(definite )和很可能(probable)的IPF 患者. 临床主要用于COP、NSIP、肺部首发CTD-ILD Wells AU, et al.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Guideline. Thorax 2008;63;v1-v58 * * * 病理为机化型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弥漫性,轻重不一;急性期渗出为主,肺泡壁水肿增厚,透明膜形成(组织学标志,与UIP、NSIP和COP鉴别),间质炎症;机化期肺泡隔纤维组织增生,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终末期为蜂窝肺 Liebow等原认为肺泡腔充填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定名DIP,现已证明是肺泡巨噬细胞。RBILD这个名称来源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因为这种病理改变常见于吸烟者,所以也称为吸烟者细支气管炎。RBILD被认为是DIP的一种,以描述那些病变局限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DIP。90% 的DIP和几乎所有的RBILD有吸烟史,提示吸烟或其他环境因素在DIP/RBILD 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DIP和RBILD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诊断。 中央及外周支气管增粗及磨玻璃影,除以 上表现,尚可见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呼吸细支气管 慢性炎症及巨噬细胞堵塞),小叶中心性肺气 肿。 片状分布,呼吸细支、肺泡道和邻近肺泡含成堆黄褐色巨噬细胞,胞浆丰富,支气管粘膜下和细支气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轻度纤维化并向肺泡隔延伸,Ⅱ型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增生,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全部有磨玻璃影,下肺野73%,周围59%, 均一18%,局限于肺底的线、网状影59%,蜂窝状影1/3。 远端肺泡大量巨噬细胞聚集;肺泡隔增厚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与RB-ILD的区别无细支气管中心性改变。 LIP由Liebow和Carrington于1969年提出,不少学者视LIP为淋巴增殖性疾病,尽管有争论,LIP仍归属于IIPs,表现为以间质为主的肺弥漫性淋巴增生,仅极少数发生恶性变。 边界不清的小叶中央性结节和胸膜下小结节、磨玻璃样影、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小叶间隔增厚,以下叶多见。68%-82%的患者有薄壁囊状气腔,1mm-10cm者均有。 LIP影像学 肺间质和肺泡隔淋巴浸润,常见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Ⅱ型上皮增生,巨噬细胞增多;可见蜂窝形成、非坏死性肉芽肿及肺泡腔机化;难与淋巴瘤、胶原病鉴别,活检后仍需再评价,排除其他。 石棉肺者如有肺实质内的纤维条带和胸膜斑块出现,则易于与UIP/IPF鉴别。 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炎可出现与UIP/IPF相似的网状阴影或蜂窝肺,但缺乏UIP/IPF两肺基底部为主的特点。 结节病或COP也有类似UIP/IPF的CT表现。 CT上表现为广泛的毛玻璃阴影(≥30%的肺受累)应考虑其他诊断,而不是UIP/IPF,尤其是DIP。 具有相似的毛玻璃影,但并不以基底部和周边为主,则应考虑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BILD)、过敏性肺炎、COP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如果以小叶中央结节、中上肺野为主,缺乏蜂窝肺改变,则倾向于过敏性肺炎非UIP/IPF。 最重要的是,CT特征必须结合临床来全面评价。 对IIP/IPF没有确诊作用 主要起到排除其他疾病的作用,有助于鉴别如:感染、肺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肺郎汉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一些职业性肺病。 BALF对结节病和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有提示诊断作用。 在间质性肺炎,可帮助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此外,炎症细胞类型对鉴别IIP的病理类型有一定帮助。 70%-90%的UIP/IPF,BAL嗜中性粒细胞5% ; 40% ~60%EOS5%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