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物的检验检疫.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去除破坏的粉块 * 家栖鼠类密度监测方法的研究: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①监测器具对鼠的排斥力②食饵对鼠群的引诱力③环境中食物的丰富度④监测器具的灵敏度⑤监测点的位置。另外还有些干扰因素,如天气因素、鸟类等。在同一环境、同一时间,不同方法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圆锥麦粒堆法一次性食饵盘法粉块法普通型鼠饵盒法红薯-点食饵法粘鼠板法鼠夹法鼠笼法 PROTACTA型鼠饵盒法。 * 以前的方法是24或48h后分别计算堵洞数和掘开洞数。 * 1。此法主要用于室内。通过对鼠洞、鼠粪和鼠咬痕的检查,从侧面反映调查地的鼠患程度,作为鼠情调查和灭效考核的一个参考指标。 2。鼠迹:活鼠、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鼠道等。 ??? 在查找鼠洞时,需区别旧的、废弃的鼠洞和现用鼠洞,尽管对从事灭鼠工作不久的人员来说可能会有一定困难,但根据洞口的积尘、灰土或足迹,通过不断实践是可以逐渐掌握的。 * 一般监测内容包括啮齿动物的种群组成、性别构成、成幼分布和妊娠率、胎鼠数及数量等,可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内容。 (3)监测工具和备品: 1)滑石粉及布粉器(20 x 20cm)。 2)粘鼠板(15x15cm)、Ⅱ号鼠夹、鼠笼(18x18x38cm)、诱饵(花生米等)。 3)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护服、帽、鞋、手套、口罩、毛巾。 4)其它物品,如白布袋(装鼠)、解剖刀、大镊子、塑料袋、小镊子、蓖梳子、毛笔、白绒布、乙醚、白搪瓷盘、试管、药棉等。 5)记录表格。 * 栖鼠类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和黎明前有2个活动觅食高峰;褐家鼠和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恐惧回避的行为,称为“新物反应”,尤其黄胸鼠更为突出,给鼠害防治造成很大困难。小家鼠则无此反应,反而喜欢接近新发现的目标,故易为捕鼠器(或粘鼠胶)所捕杀(或粘捕);三种鼠的栖息场所,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如屋顶(天花板)、树和灌木丛上以及南方村边的竹丛上,也喜活动在堆木、垃圾和杂物堆积场所。褐家鼠喜栖于温度稳定、潮湿的地方,鼠洞多挖掘在屋基周围、垃圾堆、地下室、墙基、下水道、沿河岸的冲积地等处。小家鼠喜栖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常在墙基、仓库货堆中和保温层内打洞或在破箱、抽屉中筑巢等。 根据鼠粪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做出鼠种的判断 小家鼠的粪块小,平均6.4mm;黄胸鼠居中,平均12.7mm,两端钝园呈香蕉状;褐家鼠的粪块大而两端尖,平均19.1mm,呈纺锤状。新鲜粪块色泽光亮湿软,陈旧的色暗而干硬。据此可做出鼠的种类和其活动新旧的判断 * 美联航飞抵北京班机藏8只老鼠?枕芯内跑出活鼠 鼠夹法与粉迹法进行比较,粉迹法阳性率为67.0%,明显高于鼠夹法(8.0%)。鼠夹法与粘鼠板法进行比较,粘鼠板法的阳性率为10.0%,与鼠夹法相近。鼠夹法与红薯-点食饵法进行比较,红薯-点食饵法的阳性率为17.0%,显著高于鼠夹法。 在同一环境、同一时间,不同方法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圆锥麦粒堆法一次性食饵盘法粉块法普通型鼠饵盒法红薯-点食饵法粘鼠板法鼠夹法鼠笼法 * 3. 监测指标 (1)鼠患程度 (2)粉迹法阳性率=阳性粉迹块数/有效粉迹块数×100% (3)鼠夹监测鼠密度(捕鼠率)= 捕鼠数/有效夹数×100% (4)粘鼠板监测鼠密度(捕鼠率、粘捕指数) (5)鼠种群构成、鼠种及成幼构成比。 * (鼠密度、阳性率、妊娠率与胎数成熟雌鼠妊娠的百分数、季节消长曲线)。 1)阳性率:阳性粉迹块数与布放有效粉迹块总数百分比。 2)种群组成:在交通工具生存的各种啮齿动物种类(常见种、优势种、稀有种、泊来种及其构成比)。 3)构成比:计算鼠种构成比,每种雌雄构成比、成幼构成比。 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口岸概况,如地理、气候、出入境交通工具种类数量及其来自地区与载货种类与数量,生态类型;材料与方法,如监测内容、方法、时间;监测结果,如啮齿动物(和鼠型动物)种群构成和优势种,计算出各种类的构成比与分布,说明季节消长规律以及体外寄生虫和鼠疫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与建议,如分析发生种群与数量变动的原因,向主管部门提出控制啮齿动物的意见和方法,为该区域防病灭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新标准规定了鼠类密度监测方法,包括粘鼠板法、夹夜法、粉迹法、盗食法、鼠迹法、堵洞查盗法、目测法。 其中粘鼠板法、粉迹法适用于室内鼠密度的监测;堵洞查盗法适用于室外鼠密度的监测;夹夜法和鼠迹法适用于室内外环境的鼠密度监测;盗食法适用于下水道鼠密度的监测;目测法适用于旱獭密度的监测。 * (五)出入境检验检疫鼠类处理 捕获鼠处理 1.将捕获的活鼠,以布袋套装鼠笼,带回实验室,梳蓖检蚤、蜱、 ,并将蚤、蜱、螨制作成标本,鉴定种属,计算蚤、蜱、螨类种群构成,及蚤指数、染蚤率(方法见国境口岸蚤类监测);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