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已知: ① 设 ,计算τ ② 求ψ ③ 求 ④ ,令 ⑤ ,令 取 ① 设 ,计算τ ② 求ψ ③ 求 ④ ,令 ⑤ ,令 ⑥ ,令 取 【例6-2】江西省××流域上需要建小水库一座,要求用推理公式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计算步骤如下: 1. 流域特征参数 F、L、S 的确定 F = 104km2,L = 26km,S = 8.75‰ 2. 设计暴雨特征参数 n 和 AP 暴雨衰减指数n由各省(区)实测暴雨资料分析定量,可查当地水文手册。一般n的数值用点雨量资料代替面雨量资料直接推求,不必作修正。 从江西省水文手册中查得设计流域最大1日雨量得统计参数为: P24,P = 1.1P1d,P 暴雨衰减指数 n = n2= 0.60。 由CS = 3.5CV =3.5×0.42=1.47,P = 1%,查Φ值表,得: ΦP = 3.312。 4. 图解法求设计洪峰流量 (1) 假定一组: 由(6.20)式,QmP τ 计算结果见表 。 3. 产汇流参数 、m的确定 查有关水文手册,得: = 3.0mm/h、m = 0.70。 QmP ?τ线及τ? QmP 线计算表 设 QmP (m3/s) QmP (m3/s) (1) (2) (3) (4) 400 8 617.4 450 10.9 10 529.1 500 10.6 12 465.3 600 10.1 14 416.6 (2)假定一组 τ ,求相应的 QmP 设 τ (h) τ (h) 11.2 若 tc ≥ τ,由式(6.12)计算ψ,再由(6.5)式计算 QmP ; 若 tc τ,由式(6.14)计算ψ,再由(6.5)式计算 QmP ; 计算结果见表 。 (3)作图 10-12 (4)求 QmP 、 τ 由图,两线交点处对应的Qmp即为所求的设计洪峰流量。由图读出 Qmp=510m3/s, τ=10.55h。 作业: P. 202 6-5 6.4.2 铁一院两所公式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铁道部研究院西南研究所三单位共同研究。 通过实验,认为形成洪峰流量的面积不是流域面积,而是最大共时径流面积,或称为造峰面积,用PF表示,P 称为造峰面积系数。形成洪峰流量的历时也不是流域的最大汇流历时τ,而是某一特定时间,称为形成洪峰时间,或称为造峰历时 tQ , tQ = P1τ. P1 称为造峰系数。 (6.34) 当 P、P1 都等于 1 时即为水文所公式。 略 §6.5 地区性经验公式 及水文手册的应用 6.5.1 以流域面积 F 为参数的地区性经验公式 K、n:随地区和频率而变的经验系数和经验指数。 6.5.2 包含降雨参数的地区经验公式 A:设计雨力;K:洪峰流量系数,查表 6.17. F 100 km2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 7 册 城市防洪 6.5.3 水文手册的应用 各省、市、自治区《水文手册》中介绍的简化方法。 注意事项:经验公式有很强的地域性,应用时,要 注意经验公式的应用范围,原则上不允 许外延。 τ:流域汇流时间,h . 将(6.5)(6.20)联立: 两个未知数 Qm 、τ,两个方程,可以解出。 Ψ、τ 的推求方法: 联立(6.5)(6.20)式,消去 Qm ,得: 式中, (A) (B) 为了应用方便,(A)和(B)式消去 τ,得: (A’)(B’)左端为已知值,可通过试算求出ψ,然后代入(A)(B)式求出τ,最后代入(6.5)求出Qm 。 (4)汇流参数m的计算 汇流参数m相当于单位流量且比降为1时的流域汇流速度,由(6.20)式,有: m与流域坡面的糙率、河槽的糙率以及流域的长度、比降等因素有关,可利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然后建立经验关系。 由于洪水大小不同,所以不同的洪水汇流速度τ也不同,利用暴雨资料分析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