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嵌入式车载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2.1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¾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2.1.1需要交叉开发环境 交叉开发环境是指具有实现编译、链接和调试应用程序代码的环境。与运行应用程序 的环境不同,它分散在有通信连接的宿主机与目标机环境之中。 宿主机(Host)是一台通用计算机,一般是PC。它通过串口、USB或网络连接与目 标机通信,宿主机软硬件资源丰富,包括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等, 还有各种开发工具,如微软公司提供的EVC++嵌入式开发环境及GNU的嵌入式开发工具 套件。 目标机(Target)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实际运行环境,也可以是能替代实际环境的仿真 系统。目标机体积小,集成度高,且软硬件资源配置恰到好处。目标机外围设备丰富多彩, 输入设备有键盘、触摸屏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液晶屏等。目标机资源有限,故在目标 机上运行的软件可以裁减,也可以配置。目标机应用软件需要绑定操作系统一起运行。 交叉软件开发工具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模拟软件等。交叉编译器允许应用 程序开发者在宿主机上能生成目标机上运行的代码。交叉调试器和模拟调试软件用于完成 宿主机与目标机应用程序代码的调试。 2.1.2引入任务设计方法 嵌入式应用系统以任务为基本的执行单元。在系统设计阶段,用多个并发任务代替通 用软件的多个模块,并定义了应用软件任务间的接口。 2.1.3需要固化程序 应用软件在目标环境下必须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保证用户用完关机后下次的使 用。所以,应用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应固化版本,烧写到目标环境的Flas 中。 2.1.4软件开发难度大 绝大多数嵌入式应用有实时性要求。实时性的体现一部分来源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 辦入式戀_ 性,另一部分来源于应用软件本身的设计和代码的质量。 同时,嵌入式应用软件对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性等性能的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还需要提供强大的硬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包支持,需要开发者从速 度、功能和成本综合考虑。 、 2.2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必须将硬件、软件和开发人力资源等整合,以实现目标应用对功能 和性能的需求。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与通用软件的开发流程大同小异,整个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 析阶段、设计阶段、代码生成调试阶段和固化阶段。 2.2.1需求分析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分析客户及具体任务,并将需求分类整理——包括功能需求、操 作界面需求和应用环境需求等。 需求分析阶段与一般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差异不大,包括以下3个方面。 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抽象识别以产生以下需求:功能需求、性 能需求、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 安全需求、用户界面需求、资源使用需求、软件 开发成本与开发进度需求。 制定规格说明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和初级的用户手册等。 需求评审包括正确性、无歧异性、 安全性、一致性、可验证性、可理解性、可修 改性、可扩展性和可追踪性等。 2.2.2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完成后,需求分析员提交文档后,进入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包括: 系统设计、任务设计和任务的详细设计。 通用软件开发的设计采用将系统划分为各个功能子模块,再进一步细分为函数,采用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可采用并发的任务,各个任务允许并发执行,通过相互 间通信建立联系。传统的设计方法不适应这种并发的设计模式。 2.2.3生成代码调试阶段 这个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代码编程、交叉编译和链接、交叉调试和测试等。嵌入 式软件的编写和开发调试主要流程:编写一交叉编译一交叉链接一重定位和下载一调试等, 如图2-1所示。 •22 • mm* 代码编程 c/汇编源程序 交叉函数库

文档评论(0)

186****8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