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 擢进士第。 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 *张易之,流驩州。 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开元初卒。 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下面是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代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译文 山岭是广阔天空与大地的分界,远离故乡只看得到无边的白云。 洛水两岸风光何其美丽,这里的重山雾瘴难以忍受。 你可渡过那风高浪急的南海,北边归去衡阳的大雁阵阵。 两地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何时才能面圣明君呢? 注释 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 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 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越南乂安省荣市。 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赏析 首联即切题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是描写过大庾岭的情景。 诗人离开京城长安,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来到大庾岭上,顿感天长地阔,宇宙之闳浑无穷。 然而这脚下的山岭却是个分界线,过了岭就是蛮荒之地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了。 此时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觉得自己如同那天空飘浮不定的云朵,不知去往哪里。 见云白,是诗人对岭南的第一个印象和感受。 我国古代诗歌中白云和游子有某种联系,如浮云游子意等。 诗人利用这传统的表现手法,以自然澹远之景表现游子浓郁的深情。 颔联写景,以对比的镜头,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 诗人回忆自己家乡美丽的风光,想象崇山可怕的湿热蒸郁之气,两相对比,倍觉凄苦。 颔联承去国离家,上句抒写对京洛风光的眷恋,下句言置身大庾岭头时百感交集的情怀。 洛浦,即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风光,即风物。 武则天执政时期,诗人经常侍奉武后及其臣僚们于洛阳。 作为唐王朝的东都,洛阳的风物之盛,自然是诗人亲历目睹过的。 如今,诗人站在大庾岭上,行将踏上瘴气弥漫的南国之地,不免产生生死难卜,今非昔比的感慨和帐惘。 颈联转为怀友,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中的人指杜审言,意思是说南海风高浪急,你可平安地渡过去了吗?是否已到达了峰州呢!下句北望似说自己,又似与朋友谈心;看那鸿雁到了衡阳就不用再向南飞了,待春暖花开就可返回故里。 言外之意是我们还不如雁,只能继续行役向南,归期无望。 几群含意丰富,耐人寻味那鸿雁且能大小相从,有群伴儿。 而你我则分飞天涯,孤苦伶仃,要是我俩能像雁儿一样作伴就好了。 这句诗抒发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进一步表达对杜审言的深刻思念。 尾联回应首联,婉转地表达了盼赦的愿望。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虽然山重水复相距万里,但隔山隔水,隔不住思念君王的心。 诗人所日夜盼望的是再拜见贤明君王的那一天。 这联诗的遣词炼意很精妙,既表达了思念君王之赤诚,又没有谄媚阿谀之意味。 将此联与前几联合读,同情之心便油然而生。 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 它体现出了朴厚自是初唐风气。 《载酒园诗话又编》《围炉诗话》亦评说道诗乃心声,心由境起,境不一则心亦不一,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诗人从北方的宫廷走向南荒的流放生活,心与境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写出了这真挚动人气韵流畅的诗篇。 创作背景 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未见诗人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诗词赏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