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张衡《四愁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下面是   四愁诗   两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译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阻止我不得亲近美人。   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   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阻止我到不了桂林。   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阻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   美人送给我貂襜褕。   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碍我不达雁门。   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   美人送给我锦绣段。   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注释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琼瑶两种美玉。   倚通猗,语助词,无意义。   桂林郡名,今广西省地。   湘水源出广西省兴安县阳海山,东北流入湖南省会合潇水,入洞庭湖。   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装饰。   琅玕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后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陇阪山坡为阪。   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襜褕直襟的单衣。   踟蹰íú徘徊不前貌。   雁门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缎,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鉴赏   这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   第一章说思念之人在泰山,我想去追寻她。   但有泰山下的小山梁父阻隔,只能侧身东望,眼泪沾湿衣襟。   那美人赠给我—把金错刀的佩刀,我用英琼瑶这几种美玉回报她,但路途太远,无法送达,心中烦忧,徘徊不安。   其余三章结构相同,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除了美人所赠及诗人回报物品不同之外,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   这四章不同方位的地名抉不是随便写的。   第一章地点是泰山,古人认为王者有德功成则东封泰山,故思之。   汉武帝曾登封泰山,东汉安帝在公元124年延光三年亦登泰山祭告岱宗。   可见诗人是寄希望于君王,希望他振作有为,诗人愿以道术报君,使天下大治。   但外戚宦官这些小人的阻挡,诗人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只能徘徊忧伤。   第二章地点是在桂林郡。   据史载,东汉安帝、顺帝时,这一带*尖锐,顺帝为此极为优虑。   第三章所思之处在汉阳,史载安帝、顺帝时这一带羌人时时入侵,大将不能守边。   第四章诗人所思之处在雁门,即今山西北部雁门关,为汉之北疆。   据史载,安帝时,鲜卑人常来攻略,掳掠人马,诗人以此为忧。   《文选》收入此诗附有后人之序说张衡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这种分析是可信的,因为古诗中传统的比兴手法是常以美人比理想中的贤人,诗中四处远方地名,正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处所,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优虑。   这四方遥远的地名也体现了诗人为理想而上下四方不倦地探索追寻的精砷,但处处都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追寻思念而不可得,故而优伤。   这从侧面曲折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污浊黑暗,这些,就是诗人优伤的社会内容。   除了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而外,这诗还运用了《诗经》民歌中回环重叠,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   这四章意思相同,结构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齐,但每章又换词押韵,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