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下面是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宋代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 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 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 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 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 劝君莫要作举世昏醉,唯我独醒的人,不如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注释 浮生谓人生漂浮不定。 *喻好景不长。 闻琴据《史记》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于夜以琴挑之,文君遂与相如私奔。 解佩刘向《列仙传》郑交甫至汉皋台下,遇二仙女佩两珠,交甫与她们交谈,想得到她们所佩宝珠,二仙女解佩给他,但转眼仙女和佩珠都不见了。 解佩据刘向《列仙传》载郑交甫行汉水之滨,遇二美女而悦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赠。 独醒人仅有的清醒的人。 赏析 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 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作品。 起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写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来,鸿雁春天往北方飞,黄莺逢春而鸣,这些禽鸟按季节该来的来了,该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来过又走了。 这里写的是莺语燕飞的春归时候,恰逢莺燕都稀,更觉怅惘。 莺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继散去,美好的年华与美好的爱情都不能长保,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细算浮生千万绪一句从客观转到主观,说对着上述现象,千头万绪,细细盘算,使人不能不正视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暂起,这两句前后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两句长于*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这两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词句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但旨意不同。 作者此处写的是对于整个人生问题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华、爱情与*的短长相比较,把亲爱的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内涵广阔,感慨深沉。 下片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两句写失去美好爱情的旧事,是对上片感慨的具体申述,又是产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这样使上下片的关系交互钩连,自然过渡。 闻琴,指汉代的卓文君,她闻司马相如弹琴而爱慕他解佩,指传说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赠给情人。 这两句是说象卓文君、神女这样的神仙伴侣要离开,挽断她们的罗衣也无法留住。 随后作者激动地呼出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意思是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花间痛饮消愁。 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应,是对失去美与爱的更大的痛心。 联系晏殊的生平来看,他写这件事,应该是别有寄托,非真写男女诀别。 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晏殊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握军政大权。 其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蔡襄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 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则韩琦先被放出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晏殊则罢相。 对于贤才相继离开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们的被贬,比作挽断罗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侣。 不宜独醒、只宜烂醉,当是一种愤慨之声。 此词化用前人的诗句,信手拈来,自然贴切。 词中的复杂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襟怀。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晏殊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握军政大权。 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则韩琦先被放出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晏殊则罢相。 此词即作于这种背景之下。 评析 本词写美景不长,春去难归的无奈及人去难留,只好借酒浇愁的心情。 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 上片写浮生如梦,梦破云散之悲。 下片写爱侣之逝,旷达自解。 尤其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两句,既赞美爱侣似卓文君那样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样多情,又表达了词人愿与爱侣永结神仙侣的美好期望,愿像同乘凤凰游而去的萧史与弄玉一样*和谐美满。 这大约是词人对往日*和美的眷恋。 挽断罗衣句则写出词人与爱侣诀别的悲怆,出语激切,在晏殊词中实为罕见,显现其悲痛、绝望、难以自抑。 这首词的题旨在于感慨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而人生苦短,韶华易逝,莫如及时行乐。 就人生观而言,有其消极的一面,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