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 嘉靖十九年举人。 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 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下面是 吴山图记 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 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 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 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 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 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 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 其中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 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 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 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我同龄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 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 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 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 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 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思黄州的诗歌。 苏东坡为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 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 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 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注释 〔1〕吴吴县,今已撤销并入江苏苏州市,为吴中区。 长洲明代县名,后并入吴县。 明朝二县均属苏州府管辖。 〔2〕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 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 〔3〕治治理。 〔4〕穹窿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 阳山在今苏州市的西北。 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因东汉时邓禹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多梅花。 西脊又称西碛山,在邓尉山西。 铜井又称铜坑山,亦在今苏州市西南,以产铜而得名。 〔5〕灵岩山名,在今苏州市木渎镇,又名石鼓山、研石山、象山、石城山。 〔6〕吴之故宫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曾在灵岩为西施建馆娃宫。 据传今灵岩山寺一带即是馆娃宫的遗址。 〔7〕尚还。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国君主勾践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备受吴王宠爱。 相传吴王曾在灵岩山上为西施建有琴台、梳妆台等。 〔8〕若像。 虎丘山名,一名海涌山。 在江苏苏州市西北阊门外。 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三日有虎踞于上,故名。 唐王朝避其先世李虎讳,改称武丘。 后复旧名。 泉石幽胜,上有塔,登眺则全城在目,为苏州名胜。 剑池池名。 在今江苏苏州市虎丘山。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在这里找寻过吴王阖庐的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