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面是 燕子来舟中作 唐代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译文 我飘泊到湖南为客,已过了整整一个春天,燕子如今也是第二次在此街泥筑巢了。 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 可怜你到处筑巢为家,却没有定居之所,与我飘飘荡荡,托身江湖没有什么不同。 桅杆上暂时同我说话,还是要飞起而去,穿花贴水飞去,我不禁泪越发湿了衣巾。 注释 湖南洞庭湖之南,这里即指潭州。 动经春动不动便又经历了一个春天。 动,不知不觉。 两度新杜甫从大历四年769春来到潭州。 到现在已是第二个存天,已是第二次见到燕子衔泥了。 故园指诗人在洛阳、长安的旧居。 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这天是人们祭神祈求丰收的日子。 远看人指仍然认识自己,远远地望着自已。 巢居室指燕子处处在人家屋室的梁上作窝。 托此身指诗人自己的到处漂泊求地安身。 樯船桅。 沾巾指诗人见燕子如此多情而动心落泪。 鉴赏 诗的前四句总写客舟逢燕。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诗人流落湖南不觉得已迎来第二个春天。 新对泥而言。 燕子于春季常衔水边湿泥,筑其新巢。 两度新也就是说诗人在这里已两见燕子衔泥筑巢了。 古人与动植物的直接接触远比现代人密切,对动植物的观察也很仔细。 他们习惯于根据各种生物的特性,赋于它们不同的象征意义。 燕子逐春而生,巢梁而居,所以常常被看作春天的象征,它的鸣叫与飞舞又使人联想到闲适安居的欢乐。 杜甫很喜欢燕子,他虽然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已有十年,但是他始终辛苦经营,像筑巢的燕子一样,为给自己创造安稳的生活环境而不懈地努力。 在这些日子里,体态轻盈的燕子曾伴诗人度过了不少良辰美景,在诗人的佳篇秀句中留下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 《绝句》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堂成》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绝句漫兴》这一切都生动地留在诗人的记忆中。 如今诗人在漂泊无定的时刻又看见了燕子,当然会产生他乡逢故旧的感觉。 旧人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这两句是对燕子形象的描绘。 旧人故园,突出诗人对燕子一往深情。 尝识主,是诗人对燕子的推测。 在诗人的心目中,这燕子被看作是往年在故乡同室而居的燕子,它还记着自己的主人,远道来舟中相会,不觉为之一喜。 远看人既画出了燕子对诗人的同情与疑问,也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 在这烟水渺渺之处,前途茫茫之际,诗人无依无靠,独有燕来相就,倍感身世的凄凉。 然而,燕纵识主,一叶扁舟,终不似昔日故园的有屋可巢,故尔,燕子既欲亲近,又怀疑豫,只是远远看看。 这里的识与看都写的是燕子的动作、情态,也都涉及诗人。 其实这只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是诗人眼中看到的燕子的动态,是燕子的人格化,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后四句,对燕自伤。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巢居室是说燕子筑巢于人家,因为南北无定,所以令人可怜。 接着就点破怜燕正是哀己。 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先是举家徙秦州今甘肃天水东柯谷,投奔一个叫佐的侄子。 上元元年760又往成都去投靠老友严武,卜居浣花溪畔。 大历元年766又到夔州,在柏茂琳中丞的帮助下定居西阁。 十年间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实在和燕子的处处巢居室没有两样。 如今竟至于无人可依、无地可居,教人叹息。 暂语船播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那被诗人寄于同情的燕子此刻似乎领会了诗人的意思,暂语船墙,向诗人表示同情,但它立即发现这是一只漂流不定的船,不是它应该选择垒巢的居室,它忽然又变得漠然无情,随即起而飞去。 但是,它又好像舍不得似曾相识的主人,贴水低飞,绕船盘桓,无情而似有情,可爱亦复可恼,终于翻然穿花而逝,给诗人留下空虚、惆怅和寂寞,诗人不觉老泪横流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燕子来舟中作》是杜集中最后一首七律,可以看作诗人临终的哀鸣。 在这首诗里,深沉真挚的人性借轻盈的燕子的形象表达出来,朴实、亲切而感人至深。 这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形象,经宋代晏殊的点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