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pdfVIP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四部分 四、简答题 1. 1921 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 《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 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B .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 、郭沫若诗集 《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 、俞平伯诗集 《冬 夜》)等。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说出两部作品集及 沈雁冰即可) C .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 、王鲁彦、许杰、郑振 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 (说 出三位作家即可) 2. 1902 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 。 鲁迅为什么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A .鲁迅选择学医, 因为他从阅读中得知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 也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 害的病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遇到战争则去做军医救护伤员。 B .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缘于在医学课间插播的时事性幻灯画片中所见: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充当看客。使他认识到思想不觉醒,医好了身体 又能奈何? 3. 在 《在酒楼上》和 《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 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 用 “我 ”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 .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 “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 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 ”。 B .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是鲁迅自 己的遭遇。 C .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4. 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比起同时代的作家, 鲁迅年长许多, 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 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 显然要老辣得多。 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 .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 部《中国小说史略》 ,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5.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我 ”,和《沉沦》中的 “他 ”,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 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 .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 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 “救救孩子 ”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 “回归 ”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 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的呼吁。 B .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 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 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 进行深 入的发掘,爆发出 “赤裸裸的自我 ”,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6. 请简要说明郁达夫自己对 “零余者 ”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他在创作 “零余者 ”形象时所受到的外来文学的影响。 A .在散文 《零余者》 中,郁达夫自称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一无所用,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