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豫南贫困山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新县为例
寇明哲,胡新宇,李伟,刘亚非,刘申,李晨阳,贾欣欣
摘要: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 “三农”问题,尤其是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二元
结构不断凸显,城乡差距明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
加剧,亟需深度研究乡村发展特征和问题,因地制宜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以豫南贫困山区的河南省
新县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引导乡村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豫南贫困山区,沟域经济,产业振兴,生态文明
1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 “三农”
[1]
工作的总抓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
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
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充分发挥“三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有贫困县实现 “脱帽”目标,豫南贫困山区集
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区
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豫南贫困山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良好、人口稀疏,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豫南贫困山区的乡村应如何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
要手段之一。笔者选取豫南贫困山区研究单元,探究其乡村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路径,为
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乡村特征研究
乡村是依靠自然规律组织生产活动,同时由血缘、地缘和业缘结成社区。它不同于城市
社区,由血缘和地缘联系构建的交际网,形成了独特的乡愁文化和根亲文化。关于乡村空间
构成的特点,第一是自然性,最原始的乡村往往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形成适宜人
居的环境;第二是明确的领域性,乡村由强烈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构成,虽然内部有动态变化,
但是基本上是稳定的,有明确的界限;第三是复合性,生产生活空间是叠加和重构的,很难
清楚区分开来。除乡村的自然属性之外,豫南贫困山区乡村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2.1 点多、面大、实力弱
2017年,新县所辖207个行政村,1000多个自然村,乡村人口21.6万人,人均耕地面
积为0.87亩。县域山地面积较广,人均耕地面积偏少。受豫南贫困山区地形因素影响,乡
村居民点多沿主要交通线路或河流沟域两侧分布,并沿其延伸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同
[2]
期河南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弱 。
2.2 原始生态环境良好
豫南贫困山区尤其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绿化覆盖率高,新县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山区
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1.2%,林业资源极为丰富,辖区群山环抱,山间有谷底和盆地,地貌
类型多样,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称。乡村居民点以坑塘和树林环绕,
原始自然环境优美。
2.3 人口空间分布呈地形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明显
豫南贫困山区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强侵蚀中山、侵蚀低山、堆积盆地和侵蚀河谷等。
在侵蚀低山、堆积盆地和河流冲积扇平原区域,人口密度较高,属人口较密集区域。在强侵
蚀中山和侵蚀河谷,人口密度较低,属人口较稀疏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地形指向性明显。
同时,沿主要交通沿线区域人口相对集中,密度较大,农村居民点呈现“抱路发展”的态势
蔓延,人口空间分布交通指向性较强。
2.4 农民兼业现象明显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解放
出来,加上本地产业集聚区发展,使得更多的农民在农闲时节选择就近务工,劳动力逐渐向
非农产业转移,兼业现象明显。在新县农村劳动力从业调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越来越
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则逐渐上升。2017年,有高达56%的比例从事非农生产,有大量
农村劳动力就近进城就业或外出务工。
2.5 乡村地域文化浓厚
在豫南贫困山区,尤其是大别山区的新县因“红”而厚重,是著名的将军故里,是革命
的摇篮,鄂豫皖边区革命发源地和首府所在地,全县保存完好的革命历史文物旧址有73处,
其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7处为国家级文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丽乡村”背景下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特色营造研究 —以新泰市新甫街道桃花村为例.pdf
- 中小旅游城镇夜景观设计的策略研究.pdf
- 肇庆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策略探讨.pdf
- 再议特色小镇发展内涵、认识误区及产业选择模式.pdf
- 渔乡文化小镇规划及项目策划—以下新镇为例.pdf
- 以问题为导向博罗县石湾镇近期建设规划.pdf
- 新时期河谷型城市近郊县区转型的模式探讨.pdf
- 新时代地铁小镇规划创新研究—以武汉地铁小镇为例.pdf
- 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规划初探—以云南省通海县纳古镇为例.pdf
- 新 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思考—以温宿县托甫汗稻香小镇为例.pdf
- 重庆市近郊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讨——以九龙坡区石板镇为例docx.pdf
- “红色物业”介入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以武汉市吉林社区为例.pdf
- 不同经济收入层次的老年人就业空间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pdf
- 城际轨道沿线保障房社区的品质提升策略—以深圳市为例.pdf
- 大数据在保障性住房布局与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pdf
- 多主体视角下历史性工人住区发展困境与策略—以南京市芦席营为例.pdf
- 非正规经济的在地价值及空间引导研究 —以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夜市为例.pdf
- 高层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研究—以济南市为例.pdf
- 公共教育服务设施对居住迁移影响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pdf
-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社区营造策略研究—以台北南机场社区为例.pdf
最近下载
- 2022中国能建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能建电规总院招聘(北京)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0吨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识别培训课件终版.ppt VIP
- (一模)吉林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电子教案.pdf
- 工程勘测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2开通抖音直播《直播营销》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