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丽乡村营造之“道”与“器”
—— “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的浙江乡村振兴内生路径探索
余建忠,董翊明
摘要:基于‚道‛与‚器‛的视角,评述了先秦‚九流十家‛蕴含的哲学思想,认为美丽乡村营造可分为
‚道法自然‛、‚中庸之道‛和‚器以载道、道以载器‛三重境界。基于此,总结了浙江‚从‘器’需求出
发补齐环境短板、从‘道’需求出发激活美丽经济‛的特色经验,探究了美丽乡村营造实践中存在认知、
主体、手段、政策‚道器分离‛的问题,指出了背后是对乡村内生多样性的‚供给不足‛。提出,结合浙江
乡村禀赋,有必要遵循‚道以载器‛的生态融合、文化传承、产业兴旺3 种内生发展之道,以及‚器以载
道‛的7 种要素集聚之器,包括‚最小干预‛的自然营造之器、‚差异自建‛的设施营造之器、‚因需造势‛
的业态营造之器、‚活态定桩‛的文态营造之器、‚适土活化‛的风貌营造之器、‚在地点穴‛的社区营造之
器、‚生活归宿‛的社区营造之器。此外,还需重构‚1+4+X‛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体系,创新‚1+3‛的‚村
民+政府+资本+设计师‛村民主导乡村营造模式,真正实现乡村生活、生产与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道与器,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美丽乡村营造,乡村振兴
1 ‚村庄里的中国‛若隐若现的尴尬格局
浙江的“乡村热”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自2003 年起浙江陆续开展了 “千万工程”示
范、 “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卓有成效的重大工程,2017 年“乡村振兴”
更是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在实施中部分乡村却难摆脱集体土地低成本置换的锁定,由此
催生重视战略但忽视战术的 “村庄里的中国”若隐若现格局,加剧了农业抛荒与旅游过度开发
并存、农民家庭空巢化与老龄化并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与农房私搭乱建并存、景观千
村一面与涂脂抹粉并存、传统村落保护不足与整治不当并存等 “村庄病”。在“村庄规划偏
离传统、城镇外拓与乡村蔓延相互牵制、多部委管理事权交错矛盾、传统村落保障资金不足”
等约束的公共选择下,不仅整体村落风貌与格局难以得到保护并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与之相
伴的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网络破坏还将造成文化断层,甚至会动摇支撑国家整体创新战略的
“工匠精神根基”。
因此,有必要在总结美丽乡村内含的先秦哲学思想基础上,探究美丽乡村营造的“道
与器”三重境界,并以浙江乡村为例,反思“道器分离”背后的“供给不足”问题,基于
此提炼“道以载器、器以载道”的乡村振兴内生造血路径,以期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与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2 美丽乡村内含的 ‚道‛与 ‚器‛先秦哲学思想
2.1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多元哲学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等角度,对发展的规律与载体进行了论述。
[1-2] 1
《汉书 ·艺文志》记载经历了上千家学派的思想碰撞 ,但发展成学派的只有 “九流十家”。
其中,儒家提出的 “礼、义、仁、智、信”五德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礼”指
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义”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仁”指以天性善
良的心来为人处事, “智”指具有知万物阴阳之变化的智慧或智谋, “信”指诚实不欺骗的品
格。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德(礼、义、仁、信)才(智)兼备”,为“风貌
与风俗”同步传承提供了依据。
2.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中的 “道”与 “器”关系
2.2.1 ‚道‛与‚器‛的外生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德才兼备”核心理念的背后,不仅是 “道与器”的统筹兼顾,更是易学和
哲学中“形而上、形而下”的辩证统一。由此, “道与器”的外生关系可延展为“道、德、法、
技、术、器”[3-4] 。 “道”即道家提倡的“大道至简”,是万物运行轨道或规律,与老子《道德
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致; “法”即法家推崇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是体现统治阶段意志、国家制定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德”即儒释道均认可的
“厚德载物、为政以德、仁义道德”等,是道德品行。 “技”出自 《书·泰誓下》提出的“奇
淫巧技”,是技艺与制品,或赖以谋生的手艺; “术”出自 《汉书·霍光传》提出的“不学无
术”,是方法、策略; “器”出自 《说文》提出的“器乃凡器统称”,是用具的总称。从万物
联系的视角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乡村空间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星台镇为例docx.pdf
- 基于认知地图的村落保护路径探索 ——以浙江省黄湓村为例docx.pdf
-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肥城市为例doc.pdf
- 基于乡村社区活力提升的乡村规划方法探索docx.pdf
- 楠溪江流域村落场所精神回归实践探索 ——以永嘉县岩头镇郑岙村村庄规划设计为例docx.pdf
-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功能区的规划与实施docx.pdf
- 山间坝田人文生态景观研究——以黔西南兴义市楼纳村为例docx.pdf
- 生态严控区美丽乡村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ocx.pdf
- 实施导向的乡村整治规划以乐昌市长来镇和村为例docx.pdf
- 台湾地区乡村发展及规划政策的演进研究docx.pdf
- 鲁东地区一般乡村聚落景观绿化模式的探讨.pdf
- 面向实施乡村规划模式与方法研究.pdf
- 社区营造理念下的乡村振兴策略探索—以唐涂新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pdf
- 生态文明背景下山地乡村振兴的规划路径探索—以遂宁市凤凰嘴村为例.pdf
- 守护城市边缘的田园之美—以陕西汉中圣水片区概念规划为例.pdf
- 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与实践的创新机制探析—以陡门塘为例.pdf
- 可持续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pdf
- 田园综合体导向下大城市近郊乡村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谦森岛田园综合体为例.pdf
- 精明收缩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评价.pdf
- 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美丽乡村空间规划探索—以恩施州白果乡扶贫规划为例.pdf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世界现代设计史ppt【第四章】王受之、 陈鸿俊.pptx VIP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pptx VIP
- 对称微分算子扩张问题的深度剖析与应用探索.docx VIP
- GB50193-93(2010年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 VIP
- 拖拉机及农机驾驶证复习资料题库(B).docx VIP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浙江专用)专题15议论文阅读综合(讲练)(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世界现代设计史ppt【第二章】王受之、 陈鸿俊.pptx VIP
- 定向行走理论试题分析及答案.doc VIP
- 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