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据库】民事程序、实体法学参考资料 【文献号】2647 【分类】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4) 【标题】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 【作者】王泽鉴 【出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4)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页号】293—316 【正文】            一、绪说 意外事故死亡系台湾地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因车祸死亡者,就1981年度而言,即多达4054人。在死亡事故中,因他人之侵权行为而发生者,虽无统计资料可供查稽,但为数不少,殆可断言,此可由诉讼案例窥见之。此种因侵害生命权而生之损害赔偿,系各法院民事审判实务上之重要问题,自值重视,特搜集“最高法院”历年判例及判决,试作综合性之整理、分析、检讨,以供参考。 关于不法侵害他人致死之损害赔偿,涉及甚广,其主要问题有三:(1)请求权基础(基本构成要件)。(2)请求权人及损害赔偿之内容。(3)损害赔偿之范围(损益相抵及与有过失)。为期明了, 兹将其重点先行图示如下,再详论:(注:关于侵害他人生命权所生之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之研究,参阅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Vol.Ⅺ Torts, Chapter 9, 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 byHarvey Mc Gregor.) 附图:(注:文中法律条文如无特别注明,皆为“台湾现行民法”之规定。——编者注) ──────293页──────         二、请求权基础 关于不法侵害他人致死之损害赔偿,第192条及第194条虽设有规定,但此等条文本身仍不足作为请求权依据, 尚须结合(in  Verbindungmit)第184 条以下关于侵权行为成立之规定, 始足构成请求权基础(Anspruchsgrundlage)。易言之,即须以加害人对于死者成立侵权行为为前提。其应特别说明者有二:一为加害人须有故意或过失,一为侵害行为与死亡之间须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兹分述之: 1.加害人之过失 不法侵害他人致死,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者,以加害人有故意或过失为要件。1953年台上字第865号判例明白指出此点, ──────294页────── 并对所谓过失作详尽之说明,认为:因过失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固应负第192条、第194条所定之损害赔偿责任,惟过失为注意之欠缺,“民法”上所谓过失,以其欠缺注意之程度为标准,可分为抽象的过失、具体的过失及重大过失三种。应尽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即依交易上一般观念认为有相当知识经验及诚意之人应尽之注意)而欠缺者,为抽象的过失;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义务而欠缺者,为具体的过失;显然缺乏普通人之注意者,为重大过失。故过失之有无,在抽象的过失,则以是否欠缺应尽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定之;在具体的过失,则以是否欠缺普通人之注意定之;在重大过失,则以是否显然欠缺普通人之注意定之,苟非欠缺其注意,即不得谓之有过失。就侵权行为而言,其过失之有无,原则上应以是否怠于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为断(抽象过失),苟非怠于此种注意,即不得谓之有过失(并请参阅1930年上字第2746号判例)。 2.加害人之侵害行为与被害人之死亡须具有相当因果关系 关于此点,1934年上字第107号判例曾特别强调, 认为甲之行为与乙之死亡间,纵有如无甲之行为、乙即不致死亡之关系,而此种行为按诸一般情形,不适于发生该项结果者,即无相当因果关系,自不得谓乙系被甲侵害致死。兹再举实例二则,以供参考: (1)1944年上字第769号判例谓:上诉人于1938年6月间, 将其与某甲共同贩卖之炸药寄放于某乙开设之洗染店楼上,至1940年8月13 日夜间,因该洗染店屋内设置之电线走电引燃该项炸药,致将住宿于该店之被上诉人胞兄某丙炸死,虽为原审斟酌上诉人等公共危险案件之刑事确定判决,及被上诉人对于某甲等请求赔偿殡葬费、扶养费之民事确定判决所确定之 ──────295页────── 事实,然上诉人寄放之炸药,系因走电引燃,以致爆炸,上诉人于走电引燃,原审既未认定其有何过失,对于某丙之被炸身死即无何等责任,纵令上诉人如无寄放炸药之行为,某丙不致被炸身死,然寄放之炸药,非自行爆炸者,其单纯之寄放行为,按诸一般情形,实不适于发生炸死他人之结果,是上诉人之寄放炸药,与丙之被炸身死,不得谓有相当之因果关系。被上诉人对于上诉人为赔偿殡葬费、扶养费之请求,无从认为有理由。原判决乃以某丙非因炸药爆炸,即不致发生死亡之结果,遂维持第一审命上诉人赔偿殡葬费66.7元,扶养费1000元于被上诉人之判决,于法殊有未合。 (2)在1956年台上字第520号判决一案,上诉人之

文档评论(0)

180****02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