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典例引领
1.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南省略图。
材料二 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
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解析:铜矿区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主要从破坏植被、废渣等角度考虑。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形成陡坡;采矿产生大量碎石尾矿等废弃物;选矿产生大量废渣,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源。
答案: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解析:(1)从地形和降水量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甲地的等高线比乙地密集,坡度比乙地大;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太行山脉),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题意要求是“据图说明”,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如果丙地发生泥石流,主要会对铁路、河流造成影响。
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二、考点讲解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类型
①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等。
②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③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④生物灾害:病虫害、草害、鼠灾、蝗灾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2.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
(1)广泛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3)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过程及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区域之间、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造成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3.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气象灾害
干旱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是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洪涝
主要发生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
热带气旋
世界上受热带气旋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
地质灾害
地震
世界地震分布不均匀,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滑坡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滑坡的危害,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等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
泥石流
全球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有泥石流发生
海洋灾害
风暴潮
热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较多
赤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发生在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沿海水域;到七十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沿海水域时有发生
生物灾害
病虫害、草害、鼠灾等
主要发生在农耕区、林区、牧区
4.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草原退化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
(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是区域性的,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
(3)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大型工程诱发自然灾害,如许多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问题。人类采掘地下矿产资源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表失稳现象。人工边坡也经常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表失稳现象。大型水库蓄水后,容易诱发地震。
5.分析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干旱
洪涝
寒潮
台风(热
带气旋)
成
因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引起低洼地积水、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
大范围强冷空气入侵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受低气压影响形成
危
害
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用水短缺,甚至社会动荡
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电力设施等,造成人员伤亡
出现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