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硼氢化反应除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外,还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得顺式加成产物。反应机理为 五 氧化反应 1、被高锰酸钾或OsO4氧化 ① KMnO4 在碱性条件下(或用冷而稀的KMnO4) ② 在酸性溶液中 各类烯烃被热的酸性KMnO4氧化后的产物: 应用:可以从氧化产物推测烯烃的结构。 2、某烃A分子式C10H18,催化加氢得B(C10H22),经酸性KMnO4氧化后得丙酮、γ-戊酮酸和乙酸,写出A的结构。 (提示: γ-戊酮酸: ) 习题: 1、下列烯烃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后的产物如下,推测其结构 1 2 3 2、臭氧氧化(Ozonization) 臭氧化合物 臭氧氧化不同烯烃生成产物情况: 习题: 2、三种烯烃A、B、C,它们经臭氧化,再用锌水处理分别得以下化合物,写出A、B、C的结构。 3、被过氧酸氧化 六 α-氢的卤代 * * 第一节 结构和同分异构 一 烯烃的结构 二、烯烃的异构现象 (一) 构造异构 (二) 顺反异构 (1)分子中存在着限制碳原子自由旋转的因素,如双键或环(如脂环) (2)不能自由旋转的碳原子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必须是不相同的。 顺反异构形成的条件 1 烯烃的系统命名原则 (2)近双编号;双键在中间,则近支编号 CH2=CH2 乙烯 ethene CH2=CH-CH=CH2 1,3-丁二烯 1,3-butadiene CH3-CH=CH2 丙烯 propene 第二节 命名和物理性质 一 命名 (1)选含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碳数称某烯 4-甲基-3-乙基-1-戊烯 3-甲基-4-辛烯 3-甲基环己烯 2 几个常见的烯基 H2C=CH- CH3-CH=CH- H2C=CH-CH2- 乙烯基(ethenyl) 丙烯基(1-丙烯基)(propenyl) 烯丙基(2-丙烯基)(allyl) CH2= 亚甲基(methylidene) CH3CH= 亚乙基(ethylidene) 3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顺、反命名法 顺-2-丁烯 (cis-2-butene) 反-2-丁烯(trans-2-butene) (2)Z, E命名法 Z - Zusammen(德文“共同” ) E - Entgegen (德文“相反” ) A C C D F B A C C F D B ( A B , D F ) Z - 型 ( 优 先 基 团 在 同 侧 ) E - 型 ( 优 先 基 团 在 异 侧 ) Z-1-氟-1-氯-2-溴乙烯 E-3-乙基-2-己烯 注意:顺、反命名和Z/E命名是两套 独立的命名规则,之间没有联系 二 物理性质 (一)熔点、沸点和密度(自学) (二)波谱性质 第三节 烯烃的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ies) 一催化加氢 常用催化剂: 异相催化剂: Pt, Pd, Ni,雷尼镍(Raney) 均相催化剂: 威尔金森催化: 三-(三苯磷)氯化铑: RhCl(PPh3)3 顺式加成 特点 氢化热:加氢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氢化热越小,烯烃越稳定。 氢化热(kJ/mol)126 119.2 112.5 碳碳双键上取代基越多,烯烃越稳定。 反式比顺式稳定 二 亲电加成反应 1、加HX 卤化氢加成的活性顺序为 HI HBr HCl。 (1)反应机理 C C + H + C C H X - C C X H C C H 不对称试剂与不对称烯烃加成时,试剂中带正电的部分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马氏规则(马尔可夫尼可夫) (2)区域选择性与反应活性 (3) 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 正碳离子的稳定性顺序 又如: 反应机理: 马氏规则更普遍的说法是:带正电部分总是加在能形成较稳定的正碳离子的那个双键碳上。 ④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活性: 2、加硫酸 同样遵守马氏规律 3、加卤素 反应活性:F2 Cl2 Br2 I2 (1)反应机理 历程 反式加成(antiaddition) (2)立体选择性反应(stereoselective reaction) 如果一个反应中,有可能生成几种立体异构体,但实际上,只得到或主要得到其中一个立体异构体或一对对映体,这样的反应称为立体选择性反应 (3)立体专一性反应(stereospecific reaction) 由立体构型不同的反应物(顺-2-丁烯和反-2-丁烯)产生立体构型不同的产物(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的反应,称为立体专一性反应(stereospecific reac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