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3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1;;;本章主要介绍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教育制度、内容和特点。晚清时期的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民国时期,爱国教育家积极探索中国化的办园方式,办园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老解放区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办教育,这些都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教育实践;;;;;;;;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为我国设立幼儿教育之始。清末蒙养院发展缓慢,它们星星点点地设在几个大城市,按其性质,可分为公立蒙养院与私立蒙养院两种。为促进幼稚园的发展,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湖北幼稚园曾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的女子,专门学习幼稚师范课程。;湖南蒙养院于1905年由巡抚端方决定开办,属官立。该院聘请日本的春山学子、佐藤操子两名女士为保姆,招收3~7岁之儿童,“以养成异日受教之根据”为宗旨,据《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记载,该司设立了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以及游戏共计七门课程。;天津严氏蒙养院是一所私立蒙养院,创办者是严修(1860—1929,见图3-2)。严修曾任清朝翰林院编修、学部侍郎等职。严修一贯主张改革旧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十分重视女子教育和学前教育。严氏蒙养院每日上午授课。该蒙养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亲友和附近邻居的4~6岁的子女。;;;;;(1)设园宗旨
设园宗旨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文化事业的宗旨是以基督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其高级治华代理人。他们重视对幼儿心灵的熏陶,目的是使其接受基督精神,以培养殖民地国民。;(2)教会幼稚园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概况
19世纪80年代,外国教会在中国沿海的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以后教会幼稚园逐渐增多。之后,外国人不仅在福州、宁波,还在上海、北京等地创办了幼稚园。民国以后,教会幼稚园继续发展。;(3)幼稚园的保教内容和方法
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幼稚园,另一种是西方宗教式的幼稚园。日本式的幼稚园兴起于清末民初,清末蒙养院与民国初期蒙养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日本式的。西方宗教式的幼稚园,无一例外地实行洋化教育。;这里的“慈善”事业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创办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它不是教育机构,儿童要承担繁重的劳动,甚至超过其年龄所及。劳累、饥饿、疾病、体罚曾夺去了许多幼小的生命。中国儿童在育婴堂的悲惨遭遇不断激起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当时,中国人若要出国接受学前教育的专业训练首先是去日本。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后,便开办了女子学校。留日女子开始还跟着父兄或夫婿一起赴日,后来便单独出国,人数也逐渐增加。除日本之外,最先到中国开展教育活动的欧美国家也积极争取中国留学生。;1892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海淑德在上海创办了一个幼稚园教师训练班。1904年,中国颁行癸卯学制后,帝国主义加速在中国开设幼稚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教育逐渐倾向美国,促使西方教会办的幼稚师范规模越来越大。;癸卯学制颁布后,蒙养院制度勉强确立起来,但是缺乏设备、教材,特别是师资。在教育倾向学日本的总趋势下,蒙养院的合格师资也求助于日本。不少日本教习在中国蒙养院承担管理和教学工作,由日本教习任教主要文化课和专业课。;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统治。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结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前的社会教育开始登上中国教育舞台。孙中山也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蒙养园在学制中的地位。;;;;;;;;;;;;;;;;;;;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