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佛大学的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让自己进步一点,哪怕是1%的进步,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得了我们最终走向成功呢?” 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最终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正是许多“大国工匠”的成功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当我们面临一件事因为畏难而退缩时,当我们中途放弃时,我们其实是被自己打败了,是无法超越自己目前的状态,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因此,在成功路上,在超越别人之前,首先应超越的是自己。 第三节 进取就是不断超越 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天生没有四肢,但是他却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到了很多四肢健全的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超越了很多健康的人,这个人就是尼克·胡哲(Nick Vujicic,也可译作尼克·武伊契奇)。 第三节 进取就是不断超越 第三节 进取就是不断超越 尼克·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病医学上被取名为“海豹肢症”。医生告诉尼克的父母,尼克·胡哲可能什么也干不了,不能走、不能跑、不能学习、不能写字,甚至连吃饭也得需要别人喂,需要父母照顾他一辈子,成为父母的累赘。 但是,尼克最终却不可思议地学会了所有的事情,甚至包括很多四肢健全的成年人都很难学会的骑马、打鼓、游泳、踢足球,他还读了大学,游遍世界各地,到处演讲,用自己的真实故事激励和启发了千万人奋勇向前。在尼克的眼中,世界上就几乎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他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之一。尼克的秘诀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向不可能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成就了完美的自己。 1982年12月4日,尼克出生了,但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看到刚出生的儿子的样子,他的父亲吓了一跳,甚至忍不住跑到医院产房外呕吐;他的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直到尼克4个月大时才敢抱他。 第三节 进取就是不断超越 * 第九章 工匠精神之进取 01 02 03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进取就是天天向上 进取就是不断超越 第九章 工匠精神之进取 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意思是:因为希望,所以进取;因为进取,所以日日更新。由此也可以看出,进取可以促成希望,从而有不断的成长与创新。 01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话: “你现在已经不错了,知足常乐吧!” “也行了,我比其他同事做得好多了。” “别人还不如我呢,我已经知足了。” “我已经尽力了,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应该知足了吧。” …… “知足常乐”是在安慰别人、安慰自己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对于一些没有进取心的人来说,安于现状,即时享乐,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工匠、跻身“大国工匠”行列的人来说,知足常乐就如同毒药一般,会毒杀一个人的进取心,从而使其成为毫无成就的普通人。 第一节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第一节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进取的根本就是永不满足。真正拥有远大目标、理想高远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永远不会止步于当前,而是永远向着最好、最优秀前进。这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 第一节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一位普通的“90后”电焊工让中国技术工人的名字第一次铭刻在职业技能界“奥林匹克”赛事的丰碑上。他叫裴先锋,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313工程队电焊技师。 2011年,21岁的裴先锋来到英国伦敦,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摘得焊接项目银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国工匠”的风采。 “我是菜农的孩子。”这是裴先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90年,裴先锋出生在河南洛阳洛龙区李楼乡下庄村,父母以种菜为生。初中毕业以后,为减轻家庭负担,他选择了上技校,毕业后成为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的一名电焊工。 裴先锋的追梦历程始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 刚开始接触高难度的合金钢焊接时,焊道成形总是不好,裴先锋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找来专业书籍查找焊接相关资料,然后在白纸上设计焊道的形状、划焊条的方法。渐渐地,他悟出了许多门道,对熔池灭弧的方向、停顿时间、电流在每一层施焊时的大小做到了如指掌。 2008年年底,裴先锋代表公司技校队参加中国石油在河北廊坊举办的院校组电焊技能竞赛,第一次走出洛阳。 “上车前,师傅对我说,小裴,咱不光要能走出洛阳,坐上火车,要让自己走得更远!”师傅的话始终牢记在裴先锋心里。无论在一线工地还是竞技场上,绝不放弃、勇夺第一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 第一节 进取就是永不满足 随着我国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呼唤涌现更多的“大国工匠”。2010年8月,裴先锋被选送到中国石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