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宋辽金书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趋时贵书含义 北宋前期书坛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学书者大多不愿师法古人,而是本着实用主义的观念趋时所尚,称为“趋时贵书”现象。 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 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皆是此意。 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 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宋四家 1、蔡襄 (1012-1067) 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 蔡襄楷、行、草书皆能。 蔡襄书法宋人皆奉为第一,尤为欧阳修、苏东坡所推崇,苏东坡认为他本朝第一。 《澄心堂帖》 《洞庭春色赋》 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书法博采众长,结体紧凑,代表作有《书李白忆旧游诗帖》、《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花气熏人帖》等。 《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第二行还斤斤于行草之间,似觉拘谨,从第三行开 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于点画亦不大注意,而极得天然之妙。 《论草书帖》,草书。纸本。随笔一则。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取法晋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 北宋时期的书法 欧阳修与其书学思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有《欧阳文忠集》、《集古录》等。 书学思想: 欧阳修以振兴书学为已任,编成《集古录》,他呼吁全社会都能于书法用功,振兴书学。身体力行,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十年不倦,以使自己的书法实践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因为他编写《集古录》,得以拓宽眼界,逐步获得真理所致。他阐述书学当通过个别,寻求共性,一旦把握共性,则可达到一通百通。即“遗貌取神”。 又说学书不必倦于笔砚,多阅古墨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指出书学不能死学,而要活用,此乃“得意忘形”也。他还进一步认为:“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这些见解不仅改变了自己,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这些重要的论断,是“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为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尚意”书家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南宋四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以诗、词、散文著称于世,并长于史学,兼善书法。草书习张旭,行书学杨凝式,有《自书诗卷》、《怀成都诗卷》、《上问帖》、《野处帖》等传世,其中《自书史卷》可视为陆氏的代表作,用笔沉雄苍老,精爽飞越。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有《石湖集》、《吴船录》等。范成大诗词、文章皆善,尤以诗名世。范式书法主要工行草,师承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大家而自变一体。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紫阳、考亭、云谷老人等。存世作品有《秋深帖》、《城南唱和诗》、《卜筑帖》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秋深帖》,用笔轻捷自如,笔力柔弱,但却信笔草草,结字平正典雅,字距紧密行距宽松,墨色浓淡相宜,他的书学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张孝祥(1132—1170),字国安,号于湖居士,和州乌江(晋安徽和县)人。张孝祥天资敏妙,政事、文章、诗词、翰墨皆远过于人。其书法从颜真卿、米芾出,而能自变一体。传世墨迹有《台眷帖》、《关彻帖》、《紫沟帖》等。 范成大 朱熹 (南宋) 苍劲老练 * * 从公元960 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帖学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恶,权臣的书体为转移的情势,影响和限制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四家之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 宋朝 《澄心堂帖》 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结体沉稳端雅,拥有雍容华滋的韵味。 《扈从帖》,用笔简练精巧,结体闲雅温静,于洒脱中可见优游飘然的情境。 《扈从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掉歌头》 读诗歌,了解书法家 2、苏轼(1037-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