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严格查对、无菌、隔离 (2)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以及病情变化。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5)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反应及病情。 返回 * 小儿头皮静脉注射 1、备皮。 2、消毒。 3、选静脉:注意动脉和静脉的区别。 4、平行刺入。 * 小儿头皮静脉 * * 股静脉 * 注意事项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此法。 局部必须严格消毒。 如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针头进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反复沿静脉穿刺,擦伤血管壁,致使注入的药液外溢,局部肿胀疼痛 * 穿刺前未探明静脉深浅,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 * 穿刺后可见回血,但松止血带后,再抽又无回血。若推注药液,局部隆起、疼痛。原因是刺入过浅,当松解止血带时,静脉回缩,使针头脱出,药液注入皮下 * 穿刺后见回血,局部无隆起,但患者有痛感,针尖斜面部分或全部穿透血管壁,药液注入深部组织 * 不同患者的穿刺要点 肥胖患者 加大进针角度(约为30°~40°) 消瘦患者 固定静脉的上下端 水肿患者 按压局部,驱散水分 脱水患者 局部热敷、按摩 老 年 人 固定静脉 用力勿过猛 天气寒冷 热敷局部 * 动脉注射法 定 义 将药液加压注 入动脉的方法 目 的 抢救重度休克 用于抢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病人。 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 如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造影等。 用于区域性化疗 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 部 位 常用动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桡动脉 区域性化疗: 头面部疾患 颈总动脉 上肢疾患 锁骨下动脉 下肢疾患 股动脉 * 方法: (1)定位: (2)消毒:常规消毒+消毒左手食指、中指。(3)刺入:垂直或45度。 (4)注药或取血标本 (5)拔针:加压止血。 注意: (1)无菌。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 * 各种注射的进针深度 * 皮内注射 * 列表总结各种注射法 目的 部位 方法(消毒、刺入、拔针) 注意 皮内 皮下 肌肉 静脉 股静脉 股动脉 *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是将小剂量药液精确、均匀、持续输入人体静脉的注射装置,是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的常规使用设备。 经动脉、静脉给药,长时间、精确、均匀、微量的给药,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硝酸甘油持续泵入 1.2ml/h *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 (1)严格查对、无菌操作及隔离原则。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0,以免刺入肌层。药液少于1ml使用1ml注射器,避免浪费药液。 (3)对局部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不宜皮下注射。 (4)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这样可达到在有限的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药量的效果。 * * 肌内注射法 定 义 是将少量药液 注入肌肉组织 内的方法 目 的 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 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 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 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 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 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的选择 一般选择肌肉较厚, 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 的部位 常用部位 臀大肌、 臀中、小肌、 股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 * 臀大肌注射法 注射时,应避免刺伤坐骨神经。定位方法有两种。 1)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 2) 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调研试题(含解析).pdf VIP
- 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培训.pptx VIP
- 600188_2024_#ESG_兖矿能源_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_2025-03-29.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甘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土耳其美食介绍PPT模板.pptx
- 新22G07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doc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情绪与情绪调节.ppt VIP
- 领导调研会议签到表.docx VIP
- 二孩意愿 生育意愿 受教育程度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