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 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 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 :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 :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 :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 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 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 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 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⑴、理解“相看” :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 ,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 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1 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 神总是“脱俗” 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 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 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 “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 “诗 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 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 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 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 (内心)不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