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波引发的思考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风波引发的思考 西场镇壮志小学 章祥珍 下班,我刚走到屋后就像听到能能奶奶的声音,快步上前一听,果真不假!“不要玩水,你听到没有,衣服都湿了……”那口气,十足的火药味。听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他奶奶平时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些话:“不要把衣服弄脏了……不要摸……不要站在上面……不要把玩具搞坏了……”,一天到晚不知要说多少个“不”字! 为这个我跟他奶奶说过,她反倒来了一句:“什么都不管,以后还要上房子揭瓦呐!……”唉,我知道老人家这样做也是为孩子好,但想想我们平时说了那么多“不”又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因此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孩子要讲方法,讲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明知道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我们仍然改不掉“婆婆妈妈”的坏习惯,总在孩子面前唠叨,惹孩子烦。其实,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换个说话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只要我们大人动动脑筋,改改自己的坏毛病,尽量少在孩子面前说“不”字,非说不可时,不妨来个“曲线救国”,目的一样能够达到,而且更加便捷,孩子也乐于接受! 一、不妨把命令改为建议 当孩子在床上乱蹦乱跳的时候,无论是出于对孩子自身安全考虑,还是出于对床的心疼,这时我们都会大喝一声:“不能跳!赶快下来!”估计这时孩子记住的那个字眼会是“跳”,而不是“不”,因此他会撒开脚丫跳得更欢!即使你吹胡子瞪眼,也不能立刻制止她,此时我们不妨大惊小怪地喊一下:“哎呦,床在哭啦!”也许,孩子会立即停下来找床的“眼泪”。这时你再耐心地说教一下,估计孩子的同情心就会产生相当的力量呢!或者我们可对孩子说:“妈妈知道宝宝跳得棒,不如我们到外面去跳吧?”这样说了之后,孩子还怎能再跟你唱反调呢? 二、不妨给予选择的权利 有时,欲望会使孩子变得“贪婪”,甚至变得不可理喻。比如一天晚上能能临睡前抱着那盒他爸爸买的巧克力,说设么也得马上下肚,那架势就是你不给我吃我绝不罢休!睡觉前总不见得把他弄哭啊!我灵机一动,决定用我们俩都熟悉的“喜羊羊”来救驾,我说:“宝宝,咱们今天要早点睡,喜羊羊说它困了,你不是喜羊羊的好朋友吗?你要哄它睡觉才行呀!”能能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知道他在做思想斗争,便趁热打铁:“这样吧,咱们今天先睡觉,你正好想想明早你是先喝牛奶还是先吃巧克力?”能能马上说:“我要先吃巧克力!”我赶紧答道:“行!妈妈同意了,那你先睡,我们明天再吃。”能能很乐意地把巧克力给了我,其实,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选择的余地呢?有时候孩子也需要心理上的安慰。 生活中有不少烦恼真的是自找的,晚上躺在床上看着熟睡中的儿子,我时常在想,前几分钟他还哭哭啼啼地对我说:“妈妈,没有跟我好好说话,你好好说我就喜欢你,你不好好说我就不喜欢你!”亦或是:“你好好说我就不……你不好好说我就……”难道,这还不是孩子的“维权意识”吗?他虽年龄小,可他也能分得清孰是孰非啊!凭什么总是大人对着指手划脚?孩子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呢?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低声下气地说:“能能,对不起,妈妈好好说,你现在能把玩具收起来吗?”“能能,妈妈刚才错了,你别生气了!”这个时候,我家小子一定会马上阴转晴,还会搂着我的脖子轻声细气地说:“没事儿!”还有啥能比这更加令人心动呢?我也试过故意和他怄气,他越说我越不理他,结果能能就会慢慢由说变成哭,再变成大哭,但是嘴里重复的还是那几句话,想要解决问题,我们这些做妈的还得想些计策啊! 对于孩子,我们不应苛求。他们做得不好的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说“不要……”,往往孩子记住的却是“不”后面的那个词。既然我们不愿让孩子干什么,那么就不应该强化他什么。否则,孩子只会与我们背道而驰,避开那些敏感的字眼,我们的孩子一样能做到很“乖”。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不要总责怪我们的孩子不懂事。首先咱们这些做家长的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行!因此,在我们即将发火时,不妨在说“不”字前来个紧急刹车,或许我们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