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人物形象;课 题:诗歌鉴赏之形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
2、熟悉这一知识点考题的命题形式;
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形象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以练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要求: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形象;例1.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1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例题分析】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①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②郭③,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④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释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 后隐居苕溪。有《茶经》传世。
②带:近。③郭:泛指城墙。
④扣门:叩门。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性格+身份)。——点形象
(2)结合诗歌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析形象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寄寓情感)。
——明效果;1、人物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1)烘托渲染法。(环境)
(2)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法。
(3)对比衬托法。
(如《赤壁怀古》苏轼与周瑜。)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例题反馈 】: (2010·福建高考);[参考答案] 诗中的隐者是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士形象。(步骤一)
前二句通过对幽僻环境描写,表现了他的远离世俗。后两句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山翁的洒脱。 (意思对即可)(步骤二)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解题指导] 本诗以写景为主,前两句是写其居住的自然环境,“隐者”住在一个山坳中,通向此山只有一条小路,“寒云”二字则写出了住处之高峻。三四句则写人的活动,也就是隐者的生活,在这里喝酒不出门,幽静无打扰。答题时要结合“注释”来理解,注释②点明了“山翁”与隐者的关系。明确了这些后,在答题时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概括对人物形象进行定位。;
通过人物语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通过人物肖像及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