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一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要求:提交一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图(表)及说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 教材内容 本单元包括《8 三顾茅庐》、《9 祈黄羊》、《10 公仪休拒收礼物》、习作三和练习三。这个单元是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的一个单元。 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的大意。 4、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5、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6、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理念及有关习题 《8 三顾茅庐》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本课的重难点是: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设计: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刘备三请诸葛亮。 (2)、感知课文的结构:略写前两次拜访,详写第三次拜访。 (3)、感知情节发展的线索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从第三次拜访的三个方面体会:上路前,责备张飞;到隆中,耐心等候;见面后,茅塞顿开。 2、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鲜明的对比。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2)精妙的比喻。 a.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b.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c.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朗读,明白比喻句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从中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刘备对人才的渴求。 《9 祈黄羊》描述的是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春秋大夫——祁黄羊。祁黄羊腿脚有病,不便指挥,他不恋高位,自动请辞,令人钦佩;当主公让祁黄羊推荐贤才,他考虑再三,两度荐贤,既不避仇,也不避亲,任人唯贤,深得晋悼公的赞誉。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时抓住文中三处写关于祁黄羊的“想”: 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2、“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3、“……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前二次的“想了想,郑重”和“想了想,又郑重”,引发学生的想象,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掩藏于表面之下的人物内心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要抓住人物的对话多读,去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本课的重难点是: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质。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首先要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提自学要求,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出来?②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③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2、精读感悟。   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