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基础;1.3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及特征;关于纳米材料定义的讨论;1.3.2 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 ;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 ; 1857年,法拉第制备出了红色的纳米金溶胶,1861年胶体化学建立,各种不过不同方法制备胶体粒子,但是对其独特性能缺乏认识。到20世纪中期,先后开发了辉光放电、气相蒸发等方法,制备出多种超细粒子。
1962年,东京大学的久保亮五(R. Kubo)教授为了解释超细金属粒子的能阶不连续性,提出了超细粒子的量子限域理论。重要的里程碑!
1963年,上田良二(Ryozi Uyeda)通过在纯净惰性气体中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金属颗粒,并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的W. R. Cannon等利用激光辅助制备了可烧结的Si3N4、SiC等非氧化物纳米陶瓷粉体。
1984年德国的H.?Gleiter等通过气体蒸发冷凝获得了纳米铁粒子,在真空下原位压制成纳米块体材料,并首次提出了“纳米材料”的概念。; 1987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Siegel等制备出了纳米TiO2粉体及陶瓷,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以纳米粉体为原料制备陶瓷,不仅烧结温度大大降低,而且陶瓷的韧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突破性进展!
80年代末,对单一的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就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探索了制备各种不同类型纳米微粒、纳米块体与纳米薄膜的方法,而且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及表征方法等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1990年,在首次召开的国际纳米科技会议上,正式把纳米材料学定为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纳米材料学科的正式诞生!
1994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秋季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纳米材料工程的概念,标志着纳米材料正式进入应用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属于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而纳米材料则成为一种新型的先进材料。;纳米材料的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1.3.3 纳米材料的分类 ;表1.1纳米材料的分类 ;1.3.4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结构单元;纳米材料的结构单元;零维纳米材料;团簇的概念:
是一类新发现的化学物种,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指几个至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粒径小于或等于 1nm),称为“原子簇”或“团簇”(cluster)。它是介于单个原子和固态之间的原子集合体。如碳簇(C60, C70和富勒烯等)等。
绝大多数原子团簇的结构不清楚,但已知有线状、层状、管状、洋葱状、骨架状、球状等等。
; 1985年,克罗托、柯尔、斯莫利等发现一种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C60。稳定结构为由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组成的类似足球的空心球状结构,由于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所以称它为C60,共有60个顶角,碳原子处于顶角位置, C60直径为1纳米,1996年三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巴克敏斯特富勒是美国一著名工程师,他1967年设计了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展馆,这个展馆外形看上去象个四分之三球面,这个球顶完全由六边形构成,这种设计给C60的发现者极大的启发,所以他们把发现的这些碳结构以他的名字命名,“富勒烯”或“巴基球”。 巴基球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大家族,有C36、C60、C70、C90等。????;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比较;C36;纳米微粒的概念:
纳米微粒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细微粒,它的尺度大于原子簇(Cluster),小于通常的微粒。其研究从70年代中期开始。纳米微粒一般在1-100nm之间,有人称它为超微粒子(Ultra-Fine particle) 。;原子 分子 原子团簇 纳米粒子 纳米材料 宏观物体
介观
微观 宏观
;人造原子;人造原子与真正原子的差别:
人造原子含有一定数量的真正原子;
人造原子的形状和对称性是多种多样,真正的原子可以用简单的球形和立方形来描述,而人造原子不局限于这些简单的形状,除了高对称性的量子点外,尺寸小于100nm的低对称性复杂形状的微小体系都可以称为人造原子;
人造原子电子间强交互作用比实际原子复杂得多;
实际原子中电子受原子核吸引作轨道运动,而人造原子中电子是处于抛物线形的势阱中。;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碳管;单壁碳纳米管的类型;碳纳米索线;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的体系;T形和Y形结; 纳米棒、纳米丝和纳米线
准一维实心的纳米材料是指在两维方向上为纳米尺度,长度比上述两维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