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萧 欣赏
【教学目标】
体会 20 世纪初湘西的淳朴民风和原始的社会状态
【教学重点】
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难点】
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方法】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习要点
《萧萧》写湘西少女萧萧12 岁就嫁给比她小九岁的丈夫做童养媳,尽管在婆家带丈夫、
做杂事很苦很累,但压制不住花季少女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她被那个在她家做工名叫花狗的
年轻人诱惑而怀了身孕。花狗因此不辞而别,萧萧亦试图出逃,但失败了。依照当时封建习俗,
她面临沉潭或发卖的惩处。由于娘家与婆家两方都没读过“子曰诗云”,故决定将她发卖。但
待到萧萧十月足胎生了儿子,也未曾有人来买。萧萧侥幸逃过了惩罚,并留在婆家正经地做了
丈夫的媳妇,抱着新生的毛毛,就如同当年抱着小丈夫一样
二、作者生平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位自学成才且勤奋多产的著名作家。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
生经历,独具一格的创作成就,沉浮不定的人生命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
1902 年 12 月 28 日(旧历冬月二十九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父母为之取名沈岳焕
沈的家庭是凤凰名流。祖父沈宏富,20 岁即获满清提督衔,曾任云南昭通镇守使和贵州提督;
父亲沈宗嗣,也任职军中,作过裨将,当过上校军医官。沈从文的母亲黄英,出自当地文化名
流世家,外祖父黄河清,乃凤凰最早的一名贡生,后来做本地守庙的书院山长,为人开明有头
脑,凤凰的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就是他。黄英的哥哥办了凤凰第一家邮局,开了凤凰第一家照
相馆。这一切使沈从文的母亲思想远较当时湘西妇女开明,从而使沈从文兄妹数人得以有一个
较为开明自由的家庭成长环境。沈从文的大哥沈岳霖便成为凤凰第一个穿西服的本地人称为
1 / 19
“土洋人”的青年人
军人世家的期望使沈从文很早即进入私塾学习,然而,他无法规范于那逼仄的天地,他经
常逃学,与大自然为友,耽于幻想,更喜欢投身社会“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
的大书”。近代中国社会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灯,沈家每况愈下,家境渐渐败落 14
岁的沈从文终于离开学校,加入湘西土著部队,开始他的少年从军生涯
在部队先后六年,他随军移防,辗转流徙,足迹遍及川、湘、黔三省交界地带及沅水流城,
饱览“人生这本大书”。太多的杀戮,太多的死亡,沈从文厌倦了政治,更反感政治操纵下的
“死亡游戏”,倒是六年行伍生涯,使他得以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人
等,他也从在部队结识的文姓秘书和一位印刷工人那里,开始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
学
1922 年,20 岁的沈从文告别湘西,告别那哺育他生命的沅水,背一个小包袱,从“边城”
走向北京,去追寻文学之梦。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
到北平后,他报考大学失败,又不愿仰人鼻息做小职员,他在失业、贫穷和世人的讥讽奚
落中苦苦追寻他的文学之梦。他旁听于北大,自学于京师图书馆,在他自命的“窄而霉小斋”
公寓中伏案写作,是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及胡也频等人的帮助,使他解除了投稿无门的困
厄,坚定了信心,获得了有力的鼓舞。沈从文说:“这友谊同时也决定了我此后的方向 ”从
此后,沈从文的作品大量见诸于《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及《小说月报》等报刊上
1928 年,沈从文南下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
终因资金不足而先后夭折。尔后,他受胡适、杨振声等聘请,以一个小学毕业的作家身份,任
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及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在中国公学时认识了苏州名门淑女张兆和
1933 年 9 月,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成婚。同时开始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培养
了大批年轻作家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南下武汉、长沙,经贵州西行入滇,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
后才回到北平,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北平《经世报》《平明日报》
《大公报》四家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误解”,沈从文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虔敬本职,潜心中国
历史文物研究,基本上中断了创作,渐渐从中国文坛上销声匿迹 1978 年,沈从文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