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档是大学课程医学专业眼科学的教与学参考课件也可作培训医生用课件
* 晶状体lens 晶状体囊膜 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核 无色透明,双凸透镜 屈光系统主要装置 晶状体上皮 晶状体 双凸透镜富于弹性透明体 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借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 晶状体后表面的凸度大于前表面,前后两面交界叫赤道 成人晶状体直径约9~10mm ,厚约4~5mm 晶状体 1.晶体囊膜:有弹性无细胞的透明薄膜 2.上皮细胞:前囊内面到赤道部一单层细胞 赤道部逐渐延长,最后变成晶体纤维。 晶状体 3.晶体纤维:颇似洋葱头,可分为两部分。 (1)晶体皮质,新形成晶体纤维位于囊膜下, 居于外层,质软 (2)晶状体核:旧纤维被挤向中央、脱水、 硬化而形成 4.晶体悬韧带:无弹性坚韧纤维-协助睫状肌作 用于晶状体-调节作用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晶状体调节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视物模糊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玻璃体 为透明具有一定弹性胶体 充满在晶状体后的空腔内,是眼屈光间质之一 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 以视盘周围和锯齿缘前2mm处结合最紧密。 玻璃体的生理特点 1)无血管、无神经、透明,具有屈光作用 营养-脉络膜和房水、代谢低,无再生能力 2)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 玻璃体变性、机化条带,影响透明度, 且易致视网膜脱离 二、 眼附属器 由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及眼眶组成 重要保护装置和运动装置 眼 眶 七块头骨组成:额骨、颧骨、蝶骨、筛骨、腭骨、上颌骨和泪骨 眶四壁:上、下、内、外四壁,上壁称眶顶,下壁称眶底,外侧壁较厚,其余三壁骨质较薄 毗邻三窦:额窦、筛窦、上颌窦 为一四边锥形的骨性空腔,深约4~5cm 额骨 颧骨 蝶骨 筛骨 上颌骨 泪骨 腭骨 眼 眶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上切迹 (或孔) 及眶下孔 视神经孔 视神经孔:位于眶尖部的卵圆形孔,4~6mm,由两根蝶骨小翼相连而成 经此孔视神经管与颅中窝交通.管内有:①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②眼动脉;③交感神经纤维 眶上裂 眶上壁与眶外壁之间,为蝶骨大小两翼之间裂隙,眼眶与颅中窝最大交通 通过神经血管: ①第Ⅲ、Ⅳ、Ⅵ;②第Ⅴ第1支3个小分支: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睫神经;③眼上静脉;④脑膜中动脉眶支;⑤睫状神经交感根及感觉根 Company Logo 眶上裂综合征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 时有麻痹性角膜炎、眶内静脉回流障碍、眼球突出 眶下裂 位于眶外侧壁与眶下壁之间 ①第Ⅴ颅神经的上颌支;②眶下动脉、静脉;③颧神经;④蝶腭神经节分支;⑤至翼腭丛的眼下静脉分支 *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球筋膜 眶脂体 结膜 睑结膜 球结膜 穹隆结膜 穹隆结膜 睑结膜 球结膜 眶内容物 眼球 眼 睑 覆盖于眼球前面的保护性帘状组织 外形名称: 上、下睑,内、外眦,泪阜,睑裂,睑缘 前唇:长有睫毛 后唇:睑板腺开口 眼睑(eye lids) 从外向内分五层: 皮肤层 皮下组织层 肌层 睑板层 结膜层 眼 睑 1、皮肤层:较薄 2、皮下组织:疏松,易淤血肿胀 3、肌层: 眼轮匝肌:闭睑←面神经支配 上睑提肌:开睑←动眼神经支配 米勒肌(上睑提肌中层):开睑←交感神经支配 4、睑板:支架,其内有纵行排列的睑板腺-泪膜 5、睑结膜:距睑缘2mm上睑下沟,易存留异物 眼睑血供 深、浅动脉弓:颈内A眼动脉支+颈外A面动脉支 睑缘动脉弓:离睑缘3mm; 周围动脉弓:睑板上缘处 静脉:浅部回流至颈内外静脉;深部:海绵窦 没有静脉瓣 眼睑功能 反射性闭睑 瞬目运动 睫毛 睑板腺分泌皮脂 均有保护作用 结膜 薄而半透明粘膜,眼睑内面及前部巩膜表面 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囊→睑裂 穹窿结膜 功能:粘液腺——分泌粘液 ,泪膜底层 副泪腺(Krause腺、Wolfring 腺) ——分泌泪液,泪膜中层 脉 络 膜 脉 络 膜 脉络膜组织分层: 1. 脉络膜上组织(睫状后长动脉、睫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