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①天
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 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食〔 〕长〔 〕
皆 〔 〕故〔 〕
遂〔 〕子〔 〕 2。翻译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走〔 〕
5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4 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
〈二〉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 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 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菱:即菱角。 ② 仕:做官。]
1。解释加点词语
啖〔 〕
并 〔 〕
或〔 〕
欲 〔 〕
2。翻译句子 ⑴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其人自护其短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三〉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
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四〉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 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 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
五
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 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 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 ②其义自见
③自晓其义
2 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3 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 15 个字)
〈六〉师旷问学
的重要,这是因为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 《说苑》)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古眼盲者多习乐。③昧行:摸黑走路。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孰与昧行乎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七)《论语》二则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欲居九夷⑧。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①愤: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②启:开其意;开通他的思想。③悱:口欲言而未能的样子。 ④发:达其辞;使他表达出来。⑤隅:角。⑥反:还以相证的意思;反复类推。⑦复:再告。⑧ 九夷:东方少数民族。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A 以〔 〕B 则 〔 〕C 欲〔 〕 D 或〔 〕
E 之〔 〕〔 〕〔 〕
2 第一则中含有两个成语,一个是不愤不启,一个是
。
4。 翻译下列句子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说说第一则的大意。
〈八〉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 甚智其子,而疑邻人 之父。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