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pdfVIP

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普通型 中医诊疗方案 ( )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汪受 传、虞坚尔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疱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 病例皮疹不典型,需结合相关检查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制定。 (1)临床诊断病例 ①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②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 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①肠道病毒(CoxA16 、EV71 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②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 CoxA16、EV71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 病毒。 ③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 和抗体有 4 倍以上的升高。 (3)临床分类 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重症病例: ①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 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 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频繁抽搐、昏迷、脑疝;呼吸困难、紫 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二)证候诊断 1.肺脾湿热证: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 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2.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 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二)辨证论治 1.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 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 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湿热郁蒸证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 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 注射剂)。 (三)局部治疗 针对口腔局部病变,可用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如青黛散、双料喉风散、 冰硼散等予局部用药。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宜于清淡饮食或流质,多饮水,保证液体和营养充足。 2.皮肤护理:注意保护皮肤清洁和疱疹处理,防止溃破感染。 3.全身观察:注意精神、神志、呼吸、心率、心律、体温、血压等变化,观 察舌苔、大小便等情况。 三、疗效评价 由传染病协作组及手足口病协作组拟定。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有发热的48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状态好转,72 小时内未再出 现新的皮疹,已有皮疹开始消退,能正常进食,正常玩耍。 有效:有发热的 72 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状态好转,5 天内未再出现 新的皮疹,已有皮疹开始消退,能正常进食,正常玩耍。 无效:治疗 4 天仍有发热或有新的皮疹出现,进食受阻,口腔粘膜充血、溃 烂明显,合并细菌感染。 2.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痊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