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医医学学心心理理思思 
                                      想想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 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思想”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医医学学心心理理思思 
                                   想想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至鸦片战争期间医学心理思想的产 
生、形成与发展。 
约分为五个时期:(1)远古至战国时期。 
巫医以心理治疗为主治疗疾病。 
原始巫术的形式主要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 
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占卜式等,对于疾病的痊愈 
具有暗示作用。 
约公元前11世纪,从 《尚书》开始,中国的文字中逐 
渐有“狂”、“痻”、“疑疾”、“惑疾”等心理疾病的记载, 
表明人们对异常心理活动已引起重视。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人的着作中均包含 
一定的心理卫生思想。 
  《左传》重视心理因素,举出了若干心理失常与躯体 
病变关系的事例,认为起居、饮食、哀乐都会影响身 
心健康,强调心理卫生。 
  《黄帝内经》中有着丰富的心理病因、心理病理、心 
理诊断、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心理疾病等方面的医 
学心理思想。 
(2)秦汉三国时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25个 
病案,其中因情志而致病者有3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有心理异常者7例。 
汉末三国时的华佗,采用盛怒治疗太守郁思病,并创 
造了调节心身的五禽戏。 
东汉着名医家张仲景的 《伤寒论》中有100余条经文涉 
及烦躁、惊狂、谵语、幻觉、懊憹、脏躁等神志症 
状;对于各种心理疾病,他均提出了相应的疗法。 
东汉末至三国魏时医家王叔和,将脉象和心理因素、 
心理疾病联系起来,从诊断的角度对情志疾病作了比 
较深入的论述。 
(3)晋代至唐代时期。 
  《晋书·乐广传》记载了“杯弓蛇影”这一疑病的病因、 
病理、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心理治疗医 
案。 
晋代葛洪重视养性,提出导引行气,以意导气;动静 
双修,神充体健。 
隋代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关于神志症状的论述有 
40多种,如健忘、梦等。 
唐代名医孙思邈重视胎教胎养、心理卫生,提倡“十二 
少”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 
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反对“十二多”, 
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 
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 
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事 
则专迷不理,多恶行则憔悴无权” 。 
(4)宋辽金元时期。 
宋辽金元是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思想的极盛时期。 
南宋陈无择 《三因极——病证方论》明确提出了七情 
学说,规范“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 
并把七情学说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金代医家张子和在 《儒门事亲》中记载了10例心理治 
疗医案,在 《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对情志相胜疗 
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心理治疗的理论与临床方面都 
有杰出贡献。 
宋金元时期的内科、儿科、妇科等临床各科医家,都 
比较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 
(5) 明代至鸦片战争时期。 
明代李时珍重视七情惊扰辨析,提出不可忽视七情病 
因,注重淫情交错;在 《本草纲目》中汇集了大量的 
益智方药。 
张景岳的 《类经·会通》专列“情志病”29条,将病因、 
病理、诊断、治疗、调养等内容会通在一起,对情志 
病有较系统的论述。 
他擅长心理治疗,在 《类经·祝由》中详细记载了5个 
典型的心理治疗医案。 
李中梓对病人、医生、旁人的心理进行了生动的描 
述,提出“不失人情”主张。 
清代医家不仅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考虑心理因素,还将 
心理因素广泛运用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辨诊时注意分析七情病理及症状, 
在治疗上除方药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安全与急救(四川警察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铁总工电〔2018〕125号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docx VIP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